Content

華人作家


華人作家



華人作家 III

文學以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的面貌,豐富了我們的心靈,亦為文化與時代留下印記。文學承載著作者與時代的思想,思想迸發出更豐盛的文學。遍佈四海的華人作家,為我們剪影了當代與歷史的風貌之時,亦為自己在文學史上留下位置。

碰到對味的文學,就像遇上心靈的好伙伴,把你帶到無邊的宇宙馳騁;或在你落魄的時候拉你一把,溫柔地撫平你心靈的傷口。這些難得的相遇,滋養著我們往後的生命。

1. 走往森林的路 - 劉克襄
2. 最後的情詩 - 蔡炎培
3. 我是棄 - 駱以軍
4. 用文字推拿生存裡的疼和痛 - 畢飛宇
5. 坐看雲起時 - 李怡
6. 跋涉者蕭紅 - 蕭紅


6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I: 跋涉者蕭紅 - 蕭紅

蕭紅生於1911年,是二十世紀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

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了她的家鄉呼蘭和她求學的哈爾濱,20出頭的她開始了流亡和寫作生涯,到過青島、上海、東京、武漢、臨汾、西安、重慶等地,年僅三十歲就在日據的香港病逝。魯迅視蕭紅?當時最有前途的作家之一。本片聚焦她勤奮寫作的十年,跟隨她漂泊九個城市,看她如何用書寫,描摹對故鄉的記憶與思念,對抗生命的顛沛與坎坷。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I: 我是棄 - 駱以軍

駱以軍說,小說是艱難的生死之辯。

他是台灣文壇中生代第一人,更是華人世界文學最高榮耀紅樓夢獎的最年輕得主,文字極具魅力,他卻自嘲為大叔和廢材。接三十年的創作歷程中,駱以軍以棄為主題貫穿,探討生命和時間,刻劃身處的死亡的文明。駱以軍在紀錄片中親自剖白創作的掙扎和起跌,他的母親更首次公開分享駱以軍的成長故事,從創作到生命的價值觀,深層紀錄真實的駱以軍。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I: 用文字推拿生存裡的疼和痛 - 畢飛宇

畢飛宇被形容為傲驕的中國作家。

得了兩次魯迅文學獎,一次矛盾文學獎;曼氏文學獎是即場公佈的,穿著唐裝的畢飛宇從容地擊敗了大江健三郎。

傲驕卻直率。畢飛宇說農村出身的人就是不重禮節,每天能吃四大碗白米飯就心滿意足,名成利就,還是住在南京的小房子裡。作品《推拿》不只是寫盲人,更是寫目盲和盲目,寫中國人的疼痛,醜陋,在掙錢的路上,誰也看不見誰。

畢飛宇說,書寫被慾望沖昏頭腦的中國人,是當代中國小說家的使命。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I: 走往森林的路 - 劉克襄

台灣自然生態作家劉克襄,年過六十,眼睛卻仍像孩童般,對周遭一切充滿好奇。《四分之三的香港》一書探索郊野,被譽為比許多香港人更了解香港。不喜歡重覆自己的性格,令他的創作路走得與眾不同。由憂鬱詩人出發,為避世走到山林觀鳥而寫散文,獲「鳥人」稱號之餘,更帶領台灣八十年代自然書寫的風潮。結婚生子後不能遠遊,反而令他開展在都市中觀察自然。由鐵道旅行到逛菜市場、自然誌到動物小說、台灣走到香港。退休十年,原以為可以一直悠然見南山,是什麼令他毅然走出森林?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I: 最後的情詩 - 蔡炎培

還下著離離的細雨
又是聖嘉肋近夜的晚鐘
為誰燃點了一根銀燭?
你輕輕地掩門,走了

四句成詩,成了蔡炎培一生寫詩的起始,也從此與他「文學生命中的第一要人」一別六十年??

歲月悠悠,一生寫詩將盡五百首,人稱蔡詩人、蔡爺,台灣大詩人?弦口中的「爺們」,蔡炎培從五六十年代的四毫子小說一路寫到今天,從茫茫少年到白頭老人,走過明報歲月,寫過馬經糊口,詩始終在他的生命,念其一生摯愛,更道盡了國家百年興衰。

一首詩,是一個思念,一封封寫給家國、山河、戀人的情書?相隔六十年後,當蔡炎培重遇故人,已是白髮蒼茫,詩人的思念尚且一如昨日,然這封未完的情書,到底可否續寫下去,傳遞到遠方,他惦記著的人手中﹖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I: 坐看雲起時 - 李怡

李怡先生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政論文章,和他曾是「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雜誌創刊人,他的文章以對時勢的批判性和辛辣見稱,但或許讀者不知道李怡最初是寫情書開始他的作家生涯,原來他有其柔情的一面。

《坐看雲起時》介紹這位政論名筆在寫作方面的貢獻,追索他如何由擁護共產主義的文化青年,演變成晚年狠批中共政權的文壇旗手之心路歷程。我們更會漫步於李怡先生的感情世界,由於早年他與愛妻天各一方,我們可閱讀到當年他寫給妻子的情信、情詩,和感動於他歷年不懈對亡妻的思念。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文學以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的面貌,豐富了我們的心靈,亦為文化與時代留下印記。文學承載著作者與時代的思想,思想迸發出更豐盛的文學。遍佈四海的華人作家,為我們剪影了當代與歷史的風貌之時,亦為自己在文學史上留下位置。

碰到對味的文學,就像遇上心靈的好伙伴,把你帶到無邊的宇宙馳騁;或在你落魄的時候拉你一把,溫柔地撫平你心靈的傷口。這些難得的相遇,滋養著我們往後的生命。

第一集: 天堂倒置腳下 - 崑南
第二集: 法國的旅人 - 夏婕 / 綠騎士
第三集: 一個作家的誕生 - 陳冠中
第四集: 被淹沒的作家 - 王實味
第五集: 對話無多 而我們行走 - 麥樹堅 / 呂永佳
第六集: 蒙馬特 女書 - 邱妙津


6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3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被淹沒的作家 - 王實味

王實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地位特殊、而在大眾記憶中卻無跡可尋的一位作家。1942年3月,他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野百合花》,一文激起千層浪,既注定了他本人的結局,也預示了此後數十年中國知識分子在紅色政權下的遭遇。本片在呈現王實味青年時期的文學成就之後,揭示了他不能持續寫作的根源,表現了他作為一位人格獨立的知識分子在極權政治中的悲劇宿命。理解王實味的短暫人生,才能真正理解當代中國作家的尷尬位置。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對話無多 而我們行走 - 麥樹堅 / 呂永佳

曾經,他與他是文學獎的對手兼得獎常客,更一起創辦給年青人的文學雜誌《月台》。2009年秋天,隨著《月台》停刊,麥樹堅與呂永佳自此沒有聯絡。

《月台》猶如人生的分水嶺,可是他與他都不約而同,彷彿各自坐上不同的列車穿梭都市,環繞香港的地景,書寫自八九十年代的成長記憶,還有回歸以來,一個世代的卑微與不安。當這些美好的事物一一消逝,如《月台》被遺忘。然而藉由文學,種種的緣份與對城市的盼望,是否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法國的旅人 - 夏婕 / 綠騎士

夏婕經歷過文革下放,1975年和丈夫小兒來港,起初賣文維生。八十年代初隻身到中國偏遠地區流浪,寫下大量風土人情和旅途奇遇,成為知名作家/記者,卻在中年放下家庭和事業,遠赴法國,潛心寫作種植,十五年間寫成多部歷史小說、遊記。

綠騎士原名陳重馨,年輕時已愛好寫作繪畫,1973年到巴黎學畫遊歷,婚後定居巴黎,數十年來勤於創作,在港台出版了多本散文、小說、遊記,又用法、英語寫詩,在法國香港舉行了多次詩畫展。

兩人互不相識、人生旅途各異,追尋夢想如一。本集以梅花間竹方式寫她們的生活和創作歷程,其夢想、見聞和人生態度充份流露於作品之中,饒有興味。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蒙馬特 女書 - 邱妙津

台灣青年女作家邱妙津二十年前在巴黎蒙馬特區自盡,遺作《蒙馬特遺書》於2014年由美國聲譽崇高的《紐約書評叢書》出版英譯本,此自傳體小說使她在西方文壇揚名立萬,迅速被譯為多種歐洲文字。邱妙津堪稱是華語文學史上,第一位公開同志身分,並以此為題材創作的女小說家;其首作《鱷魚手記》成為是台灣女同界的「聖經」,並令邱妙津進而變為中港台的地下文學經典;是於2012年,她終於正式在國內出版。

本記錄片《蒙馬特·女書》的鏡頭穿梳台灣、巴黎、紐約,追溯這位只享身後名的文壇彗星的生平,並探討她的文學地位--受訪者包括台灣名小說家駱以軍、紀大衛、賴香吟;邱的外國譯者、出版人;推崇她的美國及法國名家等。影片以尊重持平的態度討論同志文化、女同文學,而值得任何對華語文學在國際文壇的成就感到好奇的觀眾欣賞。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天堂倒置腳下 - 崑南

天堂倒轉了,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

崑南喜歡倒轉看世界,把一切撥亂重置,遊走於不同的空間角度,以另一種目光去觀察世事,不一樣的思維去了解人情。

上一個世紀,他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鋒,下一個世紀,他卻是臉書的憤怒戰士,當時間流轉,世事萬變,不變的,卻是他對情愛的讚盼,對情慾的追求。坦蕩蕩,何需懼怕,不滿的,也用文字來抒發。

但世界昏亂,身份模糊,一切令人沮喪不堪,悲觀的情?縈繞心頭,只有自求多福,用占星來指引,用創作去撫平憤怒。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II: 一個作家的誕生 - 陳冠中

陳冠中是罕有的華人作家。他在1976年創辦了極具影響力的潮流文化雜誌「號外」。離開「號外」之後,他當過電影編劇,之後又到台灣創辦電視台。人到中年,他才發覺這些都不是他想做的事。最後,在2000年移居北京。過了8年之後,他寫出了第一部有關當代中國的長篇小說「盛世」。這時他才決定要成為一位作家。

他的三部小說,「盛世」、「裸命」和「建豐二年」,內容涉及被遺忘的歷史、西藏的問題,以及改寫中國的歷史,全都是敏感的題材,更無法在中國大陸出版。到底是甚麼驅使他能夠勇於接觸這些被視為禁忌的題材呢?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OUTSTANDING CHINESE WRITERS)

文學對人性的探討雖然不能創造物質文明,卻能觸及人類靈魂的深處。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不僅反映社會風貌,也傳承一個民族的文化。自高行健與莫言相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世界對中國文學刮目相看,也越來越多人想瞭解中國文學,瞭解華人文化。

每集的《華人作家》,目的是乘著這股浪潮,拍攝世界各地的華人作家,聽他們的成長故事,察看他們創作的時代背景,讓觀眾感受作品所反映的社會風貌、人性特質與及當代文化。

第一集﹕名字的玫瑰 - 董啟章地圖 (上)
第二集﹕名字的玫瑰 - 董啟章地圖 (下)
第三集﹕華麗的孤寂 - 張愛玲
第四集﹕尋找張純如
第五集﹕雕刻文學 - 王文興
第六集﹕四人行: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 (上) - 個性篇
第七集﹕四人行: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 (下) - 傳承篇
第八集﹕想像 - 易文
第九集﹕大魚愛台灣 - 黃春明

Literature casts immense impacts upon human souls and its exploration of nature generates values that cannot be measured in material terms. Literary works reflect transformation in society while preserving the cultures of a civilization. The winning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by laureates Gao Xingjian and Mo Yan has stunned world and ignited an unprecedented wave of enthusiasm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 creating a growing passion worldwide about Chinese literary works and culture.

Each episode of the “Outstanding Chinese Writers” series will look into the lives and stories of these Chinese writers around world as well social situation their works. This will allow the viewers to grasp social meanings, human nature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works of these great names.


9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54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大魚愛台灣 - 黃春明

以八十歲高齡,他還拼命教授兒童戲劇,於全國巡迴演出,並於咖啡屋說故事,親手撕畫創作,為台灣宜蘭本土雜誌設計封面。人們可能忘記了他就是台灣國家文藝獎得主,《兒子的大玩偶》、《看海的日子》的小說作家,四十年前他的小說已被納入中小學範文之內。

他,就是黃春明。

性格剛烈,自小就抱不平而跟人大打出手,從不後悔為創作小說而賣便當,是為黃春明的陽面。孫子一叫一呼,他又可以歡笑樂極,甚麼都不理會,是為黃春明的柔弱。余光中曾說:「黃春明,現在是孫子的大玩偶。」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雕刻文學 - 王文興

他,每日創作三十五個中文字。《背海的人》,他要用二十三年才能完成。

台灣內地多人稱揚,但香港人卻不甚認識,他就是王文興。海外華人世界的最高文學榮譽「花蹤文學獎」得主,被人喻為「五四以來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台灣小說文學的前?創作人,突破文字框架,融合音樂於文體,前無古人,相信亦後無來者。

一九六五年,王文興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家變》。七年後出版,引來強烈爭論及批評,指責其內容大逆不道,挑戰中國儒家孝道的底線,近乎亂倫。

他愛上文字,告訴大家「文字就是他的麻醉藥。」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華麗的孤寂 - 張愛玲

1995年9月 , 張愛玲悄悄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她的骨灰 , 被撒到太平洋『無人居住的地方』。張愛玲用了畢生的時間 , 寫了一個個自己的故事 , 在現實的人生 , 她卻選擇孤獨。

很多人覺得張愛玲一生就像她的作品般沉鬱淒涼 , 最後更孤獨終老。 她的離世 , 傷透了萬千張迷的心 , 卻牽起了另一番張愛玲熱潮 , 催化了張學的研究 , 拓闊了張迷的世界地圖 , 也創造了另一個張迷的世代。

我們都說張愛玲自己就是一個傳奇 , 但這個傳奇沒有因她的死亡而終結 。隨著她的遺稿和信件陸續出土 , 這個傳奇不斷廷續 , 滿足了人們的好奇 , 也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爭論。

這股熱潮 , 令人不只滿足於欣賞她的小說和散文。她的譯作和劇本 , 她的英語作品和書信 , 以至所有和她扯得上關係的東西 , 都給人四處訪尋 , 一一搜掘挖。他們都喜歡從張愛玲的文字去尋找現實中的張愛玲 , 希望揭開作者神秘的面紗 , 陶醉在她經歷過的大事小事。

張愛玲無疑是華語世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作家 , 雖然她最後定居美國 , 但她和兩岸三地 , 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就讓我們緊隨她的足印 , 重訪舊地 , 緬懷往事 , 感受她這份華麗的孤寂。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名字的玫瑰 - 董啟章地圖 (上)

於1967 年香港的暴動期間出生,並在2014的騷動不安之年成為香港書展的年度作家的小說家董啟章,生命及創作歷程見證了香港社會的重大轉變。兩集的紀錄劇情片《名字的玫瑰 —“董啟章”地圖》,揉合訪問、劇場及表演藝術,探索香港社會面臨的挑戰,及董啟章文藝創作的心路歷程。在上集中,文化人梁文道談香港被視為文化沙漠之誤差;小說家韓麗珠談在香港寫作的甘苦,董啟章現象的啟示;李歐梵教授談香港文學的特質,從民俗到高雅的演進;王德威教授以「香港現代主義」解釋從劉以鬯、西西到董啟章的創作「族譜」。在陳令智的歌聲烘托下,董啟章追思創作的起點與契機;董的父親在大角咀舊居談兒子的童年,追憶供養了董家的香港製衣業光輝史。而舞者/演員禤天揚及楊怡孜在一架往來港島的電車上層,搬演了董啟章創意非凡的文壇登門作 — 短篇小說《西西利亞》:一則糾纏不清的三角戀愛故事,主人翁卻是一雙男女與一個木模特兒。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名字的玫瑰 - 董啟章地圖 (下)

在《名字的玫瑰 —“董啟章”地圖》下集,董啟章的台灣好友,小說家駱以軍及董的編輯胡金倫談論港台小說家在華語文壇中,日漸被邊緣化的處境。在逆流之中,董啟章的小說《地圖集》卻連續被譯為英、法、日語。英譯者 Bonnie McDougall 及法譯者 Sebastian Veg ,將於本集討論《地圖集》對國際讀者的吸引力。 而日譯者名小說家中島京子,將披露出一段動人的日港文藝緣:原來是因為她自己的小說《東京小屋》榮獲直木獎並由山田洋次拍成電影的這些成功,才能覓得出版社,把《地圖集》介紹給日本讀者。下集亦介紹了董啟章夫人黃念欣及兒子董新果,並拍攝了父親帶著兒子,到攀石場攀牆鍛鍊的舐犢之情。兩位劇場導演陳炳釗、譚孔文分別談論董啟章劇場中,對年青一代的行動生活的關注。與此討論相應的是舞者/演員楊怡孜及禤天揚搬演的兩個改編自董啟章小說的短片:《永盛街興衰史》及結合動畫的《在碑石與名字之間》— 詩意的想像展示出這位被受國際文壇注視的小說家,對個人生命及後殖民香港歷史的沉思。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四人行 - 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 (上) - 個性篇

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四位可說是戰後第一代在香港成長的作家,他們在青少年時已是同學或文友,1960年代在《中國學生周報》以編者及作者關係結緣,友誼一直維持到現在。

在寫作的道路上他們的發展各有不同:小思是散文家、香港文學研究學者,又是桃李滿門的教育家;古蒼梧能詩能小說能評論,也是戲曲作家和研究者;陸離是資深編輯、專欄作家,熱衷於社會文化批評並以身推動;石琪是資深影劇評論人和專欄作家,為文平易近人,四十多年來涓涓不斷。他們各自發展出自己的個性,文化興趣相近似,分道揚鑣又時有往還。

本集主要介紹他們的成長背景和友誼關係,四人的求學、寫作、交友的緣起和如何經歷火紅的六、七十年代。如小思、古蒼梧在外國留學時受到的思想啟發、怎樣影響了他們回港後的工作路向,造成兩人以不同的態度面對香港的社會運動。陸離、石琪怎樣由工作伙伴結為夫婦,兩人的寫作態度極端不同、但又互相扶持。在介紹他們的作品時會帶出寫作的心境和時代背景,也探究他們從文藝青年進而成為作家的歷程,和他們怎樣面對時代的變遷。

在推介四位作家的作品和成就之餘,更有大量篇幅寫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喜好。如小思愛旅遊,古蒼梧愛崑曲,陸離愛和網友聊天,石琪愛遊山玩水。從多個角度透視四人個性作風的異與同;又從不同的視點窺見各人性格的內外兩面。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四人行 - 小思、古蒼梧、陸離、石琪 (下) - 傳承篇

四位作家漫步行過半個世紀,行行重行行,由開拓之路,走向傳承之路。

中晚年後,他們退而不休:小思捐出藏品給中文大學成立香港文學特藏館,和徒生繼續做編整口述歷史的義務工作。古蒼梧既研究、編寫崑曲又能唱曲、伴奏,自娛之外也義務授徒。

陸離有幾十年不上班,一度封筆,近年熱愛用互聯網和人溝通,推廣電腦怪傑圖靈,又為此而寫詩填詞,和提供圖像設計意念。

石琪上了幾十年班提早退休,減少寫作,但對電影、行山的與趣不減反增,以山水會友,既是雅興,又是鍛煉。

他們都在延續自少就培養出的興趣,並一直在不同的藝術領域上作出推動。

小思以文字配合解說豐子愷的畫,每年親訪杭州豐子愷紀念館。石琪愛好書法、繪畫,又長期推廣電影欣賞。陸離、古蒼梧都愛好音樂、詩詞、歌曲,推動欣賞之餘更參與創作。陸離在網上縱橫、暢談唱和,古蒼梧則往來於兩岸,參與崑曲活動。

他們不倦的書寫、研究、推廣,以傳承文化為己任。有時同行,有時各走各路,性格或意見或有不同,友誼卻永在:當年如此,今天亦然。

“雙程路,有來有往,有東有西,各種文化差異,要汲取,要認同,面對審美、政治、文化的殊異,未免有激動、喜悅、徬徨。”(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序:小思)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想像 - 易文

對熟諳香港電影的上一代觀眾來說,易文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導演過的多部電影,如《曼波女郎》(1957)、《青春兒女》(1959)、《星星、月亮、太陽》(1961)、《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西太后與珍妃》(1964),都是燴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但很少人知道,易文在香港開始關注他的電影創作生涯之前,其實是個產量豐富和十分受歡迎的作家,僅在1951-55年短短4年間,便出版了7本短篇及長篇小說,文學成就更足以比美其電影藝術。今年5月下旬,中華書局和嶺南大學整理及出版了他的都市短篇小說集《真實的謊話》(也斯、黃淑嫻編輯),讓我們得以重新認識這名被遺忘了的傑出「南來香港作家」,並確立他的地位。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華人作家: 尋找張純如

「Thread Of The Silkworm中國飛彈之父 -錢學森傳」(1995), 「Chinese in America」(2003), 及「Rape Of Nanking 南京暴行」 (1997) ,全是華人女作家張純如的作品,這三本書,全是英文著作 。

「南京暴行」一書把張純如推上國際著名作家一列。作品翻譯至多國語言, 再版15次, 更連續十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位 ,但這些都不重要, 其他作者也可做到。 純如沒有拿諾貝爾文學獎,她的書沒有漂亮的花言巧語,她是美國華人,卻只寫英文。

純如和其他著名作家之別在於她的書改變了西方社會對中國華人歷史的看法。沒有作者(華人與否)可以在短時間內令全球讀者重新認識一個被世界遺忘了的悲劇。

中外作家也寫過相近的題材, 但沒有人可以跟她同一樣的寫法。作家朋友Paula Kamen對純如又愛又恨。她恨純如的才華,卻愛她的寫作:「人們是經過濾鏡去看事物的, 人人皆是。但Iris卻沒有, 就好像她從出生便與別不同。她的寫述是直接的, 能把受訪者的感受沒有掩飾地完全燒烙在紙上。」

她的著作可以把讀者帶進現場, 感受到受害者困在南京當時那刻的恐懼,她讓外國讀者經過她的文字進入中國人的靈魂裡。讀過這書的,無一不哭﹕為這悲劇而哭,也為自已活著而哭。

上天給予這樣的才華不會沒有代價。當張純如覺得可以放下寫「南京暴行」一書帶來的心靈傷害,並預備下一本關於二戰美軍戰俘的遭遇的著作,但當每次與年老的生還者作筆記時, 所有的恐怖便再湧現出來。

2004年純如終承受不了生命的重擔。同年11月9日的一個早上, 她被發現在車廂內, 刺熱的手槍躺在她泠泠的身旁, 終年36歲 。

勇敢的張純如鍥而不捨追查不義之事, 直到最後一刻。

她不只是一位出色的華人作家,張純如是位出色的作家。不需再用任何修飾語,她剛巧是位華人而已。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4 / 6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Price on web-site may not be current and is subject to modification by quotation***



Email :
inquiry@learningemall.com

Websites :
http://www.learningemall.com [ English ]
http://www.learningemall.com.hk [ Chinese ]

Follow us: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