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文化长河


文化长河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有人说 :「有铁路到达的地方,就有文明。」铁路为人类带来资源、物质、人力和文化;中国高速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网,始建於2004年,总长度已超过2万公里。中国的「高速铁路」定义为开行时速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以这速度运行,意味着列车即日便可由陆路到达中国任何一个省份,刹那之间,人流、物流随着列车带着文化万里奔行扩展,同时又汇聚多元文化。

「铁道行II」秉承节目一贯的探索精神,带观众沿着铁路寻找文化足迹,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已被遗忘、快要失传的中华传统。节目合共六集半小时的纪录片,利用铁路作为骨干和背景,真实呈现天南地北的民丰物阜和文化遗产,让观众真正认识我们的文化、历史和故事。

1. 暮京晨港
2. 山林西唱
3. 承先启後 (杭深高铁)
4. 草舞沙扬
5. 朝阳寻根
6. 华北古韵


6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18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 1 : 暮京晨港

本集沿着京广深港高铁北上,从香港出发,途经武汉、郑州、到达北京,全长2440公里,需时约9小时,早晨从香港出发,黄昏日暮前就可到达北京。

1800年前的赤壁大战,历史学家一直寻找大战确实所在地,但至今仍然未有定论,究竟在那里?

华北地区,黄土之上,千百年以来,窑洞都是主要居所,而三原县柏社村,有二百几个隐秘地下窑洞,保存至今。

北京鬃人是清朝皇室玩意,後来流传民间,白大成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鬃人传承人,亦是现在唯一掌握全部鬃人技术的艺人。

北京的钟鼓楼是古代皇权像徵,藉着暮鼓晨钟,皇帝控制人民的时空,制约百姓的作息时间。

二魁摔跤是满族传统技艺,从来传男不传女,但一群农村妇女自发学艺,後来更加成为传承人,教导下一代,传承文化。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 2: 山林西唱

铁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一个地方的发展,亦改变人的生活模式。中国历史第一条真正营运的铁路,由上海起步。

我们这一集由上海出发,沿着沪昆高速铁路,跑到江西,走上世界地质公园三清山,再到丹霞地形的龟峰,更会尝试去欣赏和学习非物质文化的弋阳唱,之後我们去到贵州学习古法造纸,再游览西江苗寨,欣赏石林的风景,最後去参与彝族人的火把节。

沪昆高速铁路,全线东起上海,途径杭州、南昌、长沙、贵阳等省会城市,西到云南省昆明市,全长2266公里,为目前中国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东西向高速铁路。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 3: 承先启後 (杭深高铁)

客运专线「四纵四横」布局中的杭深高速铁路,北起浙江省杭州,途径宁波 、温州、福州、厦门等城市,南至广东省深圳,全长145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串连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是目前中国最靠近海岸线的高速铁路。

本集我们顺着杭深线,探索福建省龙岩市客家土楼民俗文化;又会到象山县了解海盐晒制技艺,以及当地流传的特殊民俗活动「谢洋节」。

再到山水名胜杭州西湖,探索古老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工艺如何承先、启後。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 4: 草舞沙扬

这次行程,会沿着兰新高速铁路的城市,从黄河流经的兰州出发,欣赏古时设计的大水车,并了解兰州拉面的制作过程。又会造访西宁,在湟源丹噶尔古城内看一看他们的工艺创作。

之後去到青海的贵德县,欣赏黄河由黄变清的景致,又会到张掖有千年历史的山丹马场;到哈蜜欣赏着名的哈蜜瓜种植场地,还会深入当地的哈萨克族自治县巴里坤,最後去探访瑶池金母的所在地天山天池。

兰新高速铁路,全长1776公里,东起兰州,途经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西至新疆乌鲁木齐。是中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的快速铁路,亦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 5: 朝阳寻根

哈大高速铁路,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途径长春、渖阳、南至辽宁省大连市,全长921公里,贯通东北三省,是中国於高寒地区修建的第一条高铁干线,亦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的高寒高速铁路。

本集沿着哈大高铁,深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了解中国朝鲜族的後裔如何延续传统,以及当地男女的传统活动。

摄制队又会到吉林省长白山区,跟随一名「老把头」进山深山密林采参,了解「放山」习俗如何流传於现今抚松县一带。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II - 6: 华北古韵

青太客运专线,全长770 公里,西起太原,途经石家庄、济南、东至沿海城市青岛,贯通华北地区东西走向交通。

中国历史上,佛教石窟有很多,但道教石窟就绝无仅有,太原的龙山石窟是目前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

齐长城始建於春秋时代,已经有二千六百几年历史,比秦长城更早四百年兴建,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

石家庄隆兴寺,始建於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摩尼殿有一件惊世珍品,五彩悬山观音,俗称倒坐观音,原塑於宋代。

逯家岭村海拔820米,整个村依山而建,下面是万丈悬崖,被誉为云端上的村寨。

查拳由新疆传入山东已经有四百几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4岁高恒仑八岁学艺,是杨派查拳第五代传人。

青岛在上世纪初曾经划为德国租界,民初时期吸引一批文人作家来居住创作,来到被称为文人之路的小鱼山一带,你会见到老舍、沈从文、梁实秋、萧红、闻一多的故居,文人曾经走过的青石路,仍然散出淡淡文学之气。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8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八集文化纪录片。摄制队用镜头带观众走遍国土,寻找「中国之最」,让观众认识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故事。

第一集 大漠悠悠
第二集 黑 白 森林
第三集 空中桃源
第四集 高原宝镜
第五集 梦幻峡谷
第六集 雨林共舞
第七集 丹霞 山人
第八集 水如天


8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1: 大漠悠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於中国西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总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亦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性沙漠。它寸草不生、日照时间长、气温极高,人类只能生存於含有水源的绿洲。

克里雅河,维吾尔语中解作「漂移不定」,乃经常因季节性洪水改道而得名。它发源於昆仑山主峰,从南至北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孕育出一条沙漠中的绿色长廊,造就了一群与世隔绝的克里雅人在此定居。

早於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曾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茫茫沙海中发现汉唐遗址丹丹乌里克和喀拉墩,更於沙漠深处大片胡杨林中,遇上一群沿河而居,过着原始放牧生活的人;他的探险日记成为了最早记载克里雅人事蹟的文字记录。

克里雅人是中国少数仍居於沙漠的群族,主要依附河流绿洲而生;他们现存约一千五百多人,笃信伊斯兰教,生活简单朴素,住所分散於克里雅河流域,每户相距约数公里至三、四十公里。由於长期与世隔绝,克里雅人仍维持着自古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无论起居饮食、建筑风格等,无一不体现他们面对严酷环境的适应能力。

但随着新疆经济发展、公路修建,克里雅人与城市的距离渐渐缩短,现代文化科技正逐步融入他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禁会问:若干年後,还可以在沙漠中央找到传统的克里雅人吗?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2: 黑 白 森林

黑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境内最寒冷的地区。位於黑河市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占地超过八百平方公里,由不同年代爆发的火山锥体组成,其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和各种火山熔岩构造,加上壮观的熔岩河、熔岩海等,堪称火山奇观,於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的白志达教授说,五大连池火山群仍然被视为活火山,受国家地震局严密监控,其最近一次火山运动,为1719至1721年间,可以想像当年对火山完全陌生的百姓,突然面对漫天烟火和巨响时,是如何的惊惶失措!这300年前的火山喷发,不单有文字记录下来,更在这区形成了老黑山与火烧山,而喷溢的熔岩流,把附近的白河截为五段,形成五个串珠状熔岩偃塞湖,五大连池火山群之名由此而得。

黑黑的火山锥,为冬季时被皑皑白雪覆盖的东北,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对比,而火山的岩石和泉水,更为当地人带来经济效益。相传该区的达斡尔族猎人祖先,因追踪一头受伤的鹿来火山旁的水泉,发现鹿竟不药而癒,遂将此矿物含量丰富的泉水视为药泉,用以治病。

达斡尔人原居於黑龙江北岸的外兴安岭地区,清康熙年间由於大清与沙俄的边界纠纷,清廷要求他们举族南迁至嫩江平原,他们最初定居耕作的地方,就是今天黑河市的瑷珲区。时至今日,达斡尔人仍会在瑷珲的自治乡建起巨型敖包,用作祭神祈福,并成为散居中俄各地族人们的民族标记。

而当年南迁的少数民族中,还有鄂伦春族,他们依赖捕猎为生,因此选择森林中的新生乡为聚居地。每次上山捕猎之前,族中的萨满(巫师)会带领村民拜祭天神、火神和山神,祈求顺利和丰收。虽然目前鸣枪捕猎已被禁止,鄂伦春猎人亦变成吸引游客的表演者,但该族的传统兽皮工艺仍然闻名全国,成为黑龙江省这冰原大地的文化遗产。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3: 空中桃源

张家界武陵源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约397平方公里,199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的山是一根根的,三千奇峰彷似悬浮在半空,此一奇特地貌於2010年被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定名为“张家界地貌”。约在三亿八千万年前,张家界一带是远古海洋,大量陆源碎屑沉积形成张家界的母岩﹣石英砂岩,後来经过地壳变动,张家界抬升为陆地,再经过数百万年的流水侵蚀和风化,令方山形成平台、峰墙,再崩塌成三千多座嶙峋奇特的峰林。

而在武陵山脉深处,有一与世隔绝的土家族村落-石堰坪村,全村只有六百多人,而姓全的村民却占了三分之二。这村具有六百多年历史,村内保存了大量清末民初建成的吊脚楼,叫人彷如回到古代一样;村中榨油坊的历史也超过一百年,是至今难得一见仍然以传统人手方法来榨油,可惜现今留在村里的年青族人越来越少,古村落的文化正面临失传。

张家界地貌从孕育,发展至今,已经到了晚期,沧海桑田,生命会老去,张家界亦不例外,总有一天,她也许亦会回归大海,回到岁月的初衷。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4: 高原宝镜

水是生命之源,但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上的盐湖里,几乎看不到生物的痕迹。这里湖水的含盐量比海水还要高,形成厚厚的白色盐盖。风和日丽的日子,茶卡盐湖的湖水倒映蓝天,恰似一面镜子,所以这里又被称为中国「天空之镜」。

柴达木盆地亿万年前曾是汪洋大海,但因地壳变动,周边形成高山;海水在盆地沉积、乾涸,演变成一个又一个盐湖。除了食盐,这里还发现有大量珍贵矿藏,可用以发展航天、军事、医疗等,所以,在柴达木这「聚宝盆」上,近年亦筑起高速公路和现代厂房。

而生活在这片乾旱荒芜大地上的蒙古人,虽与宝藏为邻,却仍然承袭着祖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财产就只有马匹;同时这含硷量甚高的土地上所孕育出的红杞子和黑杞子,也为他们带来财富。

似乎在这浩瀚天地中,人们自会找到属於自己的宝藏。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5: 梦幻峡谷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尊崇的先祖,今日,将军率领兵将万马奔腾的场面不再,但是位於敖伦布拉格,矗立於群山之间的小石山,远望就像披着蒙古军袍的成吉思汗,独自守卫着关口,誓死保护族人,令人怀缅这位大将军的丰功伟绩。

敖伦布拉格位於内蒙古西北部的阿拉善盟区,周围布满了颜色瑰丽的岩石、造型奇幻的峡谷,令人啧啧称奇、不禁赞叹造物者的鬼斧神功。

敖伦布拉格峡谷位於狼山东面的河套平原地区,这里曾经是黄河古道的所在地,滔滔的河水流动过後,在大地留下痕迹;再加上气候乾旱,时有风沙,风过之处亦在石上留下印记。两种大自然的力量,经过数十万年互相的角力与磨合,造就了蜿蜒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河道峡谷面貌。

峡谷两旁岩石,分别由松散的粗粒物质及紧密的幼细物质组成,随着昔日黄河河水的侵蚀,岩石形成了时而整齐一致的纹理、时而凹凸不平的面貌;岩石本身含有丰富铁质,呈现出铁锈的红色,在阳光下灿烂发亮。置身峡谷之中,眼前所见,峰回路转、色彩耀眼,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抬头仰望峡谷顶部,又会看到风力的侵蚀,不断对岩石作进一步的改造,形成奇形怪状的面貌,可谓一步一景,目不暇给。蒙古人更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为每一块岩石配上形象化名称,赋予它们无限的生命力。

从前的牧民在敖伦布拉格过着游牧生活,哪里有草原、水源,哪里就是家,他们都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时至今日,仍然从事畜牧业的人不多,就算有留下来的牧民,也不再游牧,而是建房盖屋,落地生根,以饲养绵羊、骆驼为生,也种菜种瓜,自给自足之余,亦可帮补一点生活开支。

毕竟气候乾早、风沙凛冽,敖伦布拉格适合放牧的地方已愈来愈少。不过,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有一种植物仍然茁壮成长──梭梭。这种灌木一般有一至两米高,最高的有五、六米,它们外形并不夺目,却因为根部能抓紧泥沙,枝叶可挡着风沙,一直发挥着防止沙漠化的重要作用。

梭梭有着沉实的个性,即使背後矗立着各种奇妙的峡谷与岩石,它们都不为所动,只是冷静地面对眼前的风沙,做好本分,守卫着自己的土地。大概这也是敖伦布拉格老伯姓的写照,他们生存在这种环境下,也锻链出刻苦耐劳的特质,遇到难题,都咬紧牙关跨过去,在如梦似幻的峡谷中,流露出让人感动的一点点真实。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6: 雨林共舞

近年中国处处被雾霾阴影笼罩,还好远在西南方,尚有一片净土,那里,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是中国内地生态系统保存得最完整的热带雨林-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沛、湿润多雨,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州,也是当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五千多种热带动植物云集在这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叹为观止。板根、「绞杀榕树」、望天树、孔雀、野象等等,都是大自然在西双版纳精心安排的美丽而独特景色。

位处中国西南端的西双版纳,接壤老挝及缅甸边境,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由西北注入西双版纳,贯穿全境,从东南流出,出境後侧被称为湄公河。这地区有超过十三个不同的民族聚居,其中以傣族的人口最多。傣族与热带雨林自数千百年前起,一直唇齿相依,而这片丰沃富饶的雨林,正是他们的生命之泉源。傣族有一句谚语:「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由此可见,傣族尊崇雨林为万物之本。这个世世代代与雨林共存亡的民族,在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又如何保持简朴的生活,守护着自古流传的傣族文化,还有家後的山林?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7: 丹霞 山人

丹霞山,位於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於2004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

丹霞山是全国着名景点,专程来观赏奇特山景的游客络绎不绝,景区内最着名的奇观,莫过於形状极为神似的「阳元石」及「阴元石」!「丹霞」之名为人熟悉又璀璨耀目,但又有多少人留意它背後的文化底蕴?

「丹霞地貌」,这名词最早出於1928年,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自此国内学者开展了对此特殊地貌的研究之道。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西南部,美国西部,欧州中部和澳洲等地,其中以中国分布最广。而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在全国已发现的近一千处丹霞地貌之中,被誉为「发展最典型、类型最齐全、景色最优美」的地区。

於距今1.4亿至7,000万年间,广东省丹霞山一带曾是一个大型的内陆盆地,在经历多次盆地上升和大自然的侵蚀洗礼後,形成今天的一片红色峰群。整个「大丹霞」,包括大片未开发的区域,总面积达292平方公里,由680多座大大小小、型态各异的石峰、石墙、石柱等组成。面对如斯美景,古人略加想像力,为它们度身订造、配上名字、注入生命力。好像身为丹霞山标志之一的「茶壶峰」,山峰因貌似紫砂壶而命名,而它亦切实体现了丹霞山石「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

「逢山有寨、逢寨有门、逢门必险」,正生动描述了丹霞山独有的山寨文化。古人利用丹霞山石险峻的优势,於天然岩洞或崖顶上辟石为居,据说遍布丹霞的古山寨数量超过一百座,号称「丹霞山一百零八寨」。丹霞山寨的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自古丹霞山为百越之地,汉武帝从中原挥军南下,将原本盘踞南方一带的百越族驱赶至东南亚地区;而居於丹霞山的百越族,曾因走上险峻的丹霞山崖躲避战祸而逃过一劫,其後亦有不少僧尼为潜心修练而隐於岩间;时至今日,一座座山寨已人去楼空,静默淹没山林之中,留待有心人发掘当中的故事。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大地行 8: 水如天

江西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南宋诗人杨万里曾经以「鄱阳湖尾水如天」形容这湖的浩渺。鄱阳湖汇纳江西境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再经湖口注入长江,所以,长江水位的涨退亦直接对鄱阳湖产生影响。长江水位在每年夏季4至9月时较高,令鄱阳湖水维持「丰水一片」的状态,湖面约有3500多平方公里;但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的秋冬季,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令整体湖水面积缩小至不到200平方公里,此时湖水化成多条河流和小型湖泊,形成「枯水一线」的情况;因此,「丰水一片,枯水一线」这种罕有的地理现象,正是鄱阳湖的一大特色。

枯水期的鄱阳湖水落滩出,呈现大量湿地,因而培殖出鱼、虾、螺、蚌及各种水草等物种的丰富及多样性,也成为候鸟越冬时的栖息乐园。 在这里可以找到约148种鸟类,而属於国家级受保护的约有20种,当中包括白鹤、黑鹳等濒危物种,因此,鄱阳湖湿地亦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这里设有湿地保护区及护鸟员,而当地不少民众,甚至是农作物被候鸟偷食了的农夫们,亦明白关注及爱护候鸟的重要。

另外,鄱阳湖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古往今来,其丰富、鲜美的鱼类资源,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湖边的居民,并发展出具有鄱阳湖特色的渔民风俗文化。尽管城市发展令渔民渐渐减少,但像渔歌、渔鼓等渔耕传统仍然得以保留,与鄱阳湖共同呼吸。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7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带观众走进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都城,由文化、生活和建筑艺术出发,一方面展现古都背後所承载的历史传统,同时探看古城今天的新貌。

古都,即中国各朝历代的首都,大多保留了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蹟;而值得探讨的,还有古城文化如何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像「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曾被十三个正统王朝选为首都的洛阳、於《清明上河图》中被细意描绘的开封、元太祖忽必烈即位并选定为避暑行宫的元上都、留有满清政权早期宫殿的渖阳等等,绝对值得细意探索与认识。

摄制队带观众深入探索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都城,包括四大古都 - 洛阳、西安、南京、北京,以及成都、开封、银川、高昌、大理、元上都、渖阳等。

昔日京城,今天古都。古都曾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核心、皇权象徵,也是经济、文化中枢地带,因而保留了不少古代宫殿、皇陵、城楼和考古遗址。节目透过这些古典建筑、国宝级文物和传统技艺,一方面展现古都背後所承载的历史,同时探看古城今天的生活面貌。

1. 梦回京华
2. 蜀地说
3. 宋承开封
4. 西域怀古
5. 大理浮云
6. 西夏金字塔
7. 草原上的都城
8. 紫气东来


8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1: 梦回京华

国宝级西周青铜祭器「何尊」为「中国」一词的源头,提供了最古早的实证;它内里铸刻的铭文,同时带出了以都城为中心去管治天下的概念。属於皇权时代的都城,今天已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留存下来的遗址和古蹟,却映照出往昔京城的繁盛,见证了各朝历代的衰荣。

洛阳、西安、南京、北京被誉为中国四大古都,到今天仍然满布皇权盛世的痕迹。洛阳市郊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3,800年前的夏朝古都,为目前可确认的中国最古老王国都城遗址。位於洛阳伊水两岸的龙门石窟,精美生动的佛教造像,不单反映出善信的虔诚信仰,同时缕刻着北魏、唐朝君主曾借佛教来统治民众、巩固皇权的历史。

西安市北郊留下地基极广的唐代宫殿「大明宫」遗址,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出大明宫晨早朝会时,文武百官、万邦使节云集,向大唐皇帝朝拜的非凡盛况和气派。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之称的兵马俑,座落於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规模之巨大,於此可见一斑。

南京的明故宫遗址,曾是中世纪时期全世界最大的宫殿,亦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北京紫禁城为明清两代的权力核心,位於太和殿後面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朝会、庆典前的休息室,亦是天子沉思国策的重要场所。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2: 蜀地说

关於上古时期古蜀国的史料记载不多,但遗落在金沙和三星堆遗址的大量文物,却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四川盆地自古被群山环绕,因高山阻隔,居民难有机会接触中原文化,故孕育了一套独特的古蜀国文化。相传约四、五千年前,古蜀国第一位君王蚕丛,为轩辕黄帝与蜀山氏女子的後代,他发现成都平原宜於养蚕和耕作,便带同族人迁居於此,在夏朝前经已立国。

来自三星堆遗址的青铜神树,属中国首批六十四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之一,九只神鸟分站三层树枝上,透露了古蜀人渴望通过神鸟与天上神明沟通的愿望。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中间为十二道等距的弧形齿状光芒,外围四只展翅的飞鸟,反映出古蜀人对太阳的渴求和崇拜。来自三星堆祭祀坑的大量青铜面具、人头像和部份金箔面具,造型神秘、夸张又抽象,突显了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不同,并隐隐渗透出跟古埃及和印度早期文明相似的味道。

李白形容为「难於上青天」的蜀道,一方面开通了古蜀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同时带来秦军灭国之祸。今天四川省北部嘉陵江绝壁上的明月峡古栈道,为古蜀道的一部份,足以令人惊叹前人的毅力和智慧。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蜀地,同时孕育了满载鲜浓色彩的艺术文化,包括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及以古蜀文化为题材的艺术画作。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3: 宋承开封

河南开封曾是北宋东京城的所在地,当时人口过百万,往昔的富丽繁华,活现於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中。可惜,今天在开封市已难觅宋朝古蹟,反而在地底却叠压着多座属於不同朝代的古城池。

这种层层相叠的「城摞(音:罗)城」现象,背後源於开封的特殊地理环境。黄河近开封一段,因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床持续堆积沙泥,形成河高於城的「地上悬河」地貌,更令开封城在历史上多次被泛滥河水和沙泥所淹没。然而,开封先民却一次又一次在淹埋着旧城池的地基上,重新建城,於是形成了地底「城摞城」的情况。

这重大的考古发现,源於1981年,政府派人清理龙亭公园的潘湖时,竟在湖底淤泥之下,发现埋有明朝周王府的遗址,於是引发考古队在市内四出勘察。经钻探发掘後,证实在新郑门遗址地下,叠压着史上六个时期的城池,包括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以及明、清时的开封城。考古人员现时持续发掘,并准备在那里兴建博物馆。

在距离开封以西百多公里的巩义,座落了七位帝王的宋陵墓群,占地超过一百平方公里,气势雄伟;雕工精细的石刻群,经历千年洗礼後,仍然屹立不倒。宋朝重文轻武,文化发展鼎盛,流传下来的一些古老工艺如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等,均可以让人想见当时的艺术水平。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4: 西域怀古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为东、西方文化汇流之地。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打开中土与西域诸国的邦交,故史书上开始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今天在吐鲁番地区,仍留有车师前国、高昌王国两个西域古国的都城遗址,2014年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研究古代西域居民的生活、宗教、建筑以至城市规划等,提供珍贵资料。

据史书记载,西汉使节到西域诸国取得宝马和宝物时,特地采「蒲陶(葡萄)、目宿(苜蓿)种归」,天子则派人广种於离宫馆旁,可见葡萄自古已是重要的西域特产。如今在吐鲁番地区,仍有不少居民以种葡萄为生,尝试延续这份源自古代的甜美。

《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公元前89年,交河城为汉军攻占,成为西汉的重要军事据点。後来,汉军又在交河以东建立军事堡垒「高昌壁」,屯兵戍守;之後,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亦逐渐由交河城转移到位於火焰山下的高昌城。因古时吐鲁番为佛教传播的重要通道,故两座古城仍留有不少佛寺、佛塔,高昌故城更留下了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此停留讲学的足迹。

元朝後期,东察合台汗国发动圣战,攻占当时称为「火州」的吐鲁番地区,迫使居民改信伊斯兰教,西域自此进入了伊斯兰时代。今天聚居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均信奉伊斯兰教,他们重视传统,更将族人的「多帕」(花帽)视为身份象徵。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5: 大理浮云

云南大理市古时曾是西南边陲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国和大理国均建都於此。唐朝末年,南诏国因诸侯割据而四分五裂,直至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统一西南诸部,以洱海一带为政治中心,建立大理国。大理全盛期国土包括今天的云南省、四川省南部及缅甸北部,国祚长达三百多年,於十三世纪中叶为蒙古军所灭。

现存的大理古城始建於明初洪武年间,城池呈正方形,四方由城墙包围。传统中国城市大多座北向南,大理城却座西朝东,这或许是源於白族先民对太阳特别崇拜,将东方视为至高无上。位於古城中心的五华楼,为全城最高的建筑,古时专门用来接待外国贵宾;忽必烈攻占大理後,亦以此作为驻军总部。古城几经沧桑,早已无复旧观,但矗立於北门外的崇圣寺三塔,却曾见证九位大理帝王在此出家。

公元1253年,忽必烈攻灭大理国,段氏王室贵族四散,但今天在大理国始祖段思平的故乡,即大理市喜洲镇文阁村,仍有一支段氏後人,默默守候日久失修的段氏祠堂。由明正德十五年流传至今的手抄本《段氏家谱》,泛黄的纸张列记着段思平第二十五世孙及其後代的血脉。

距离大理古城约八十公里的云龙县深山之中,隐伏着一条已有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诺邓村,自古因盛产盐而成为滇西的经济重镇,助长了南诏、大理两国的经济发展,到今天,村民仍然承传着古老的制盐方式。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6: 西夏金字塔

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古名兴庆府,约一千年前为西北方军事强国西夏的国都。由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据《西夏书事》卷十二记载,开国时疆土已「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其後189年间,曾与宋、辽、金分天下。今天西夏文明早已湮没,昔日国土之上,只留下外型如金字塔的王陵,以及神秘难解的西夏文。

西夏人剽悍善战,成吉思汗曾五攻西夏不克。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第六度攻打西夏期间病逝,临终前下诏,要血洗兴庆府。蒙古军入城後,进行灭族屠杀,城池被毁,宫殿亦付诸一炬。据说当时一批西夏王族武将,却逃到今天宁夏西端黄河边的南长滩村定居下来,悄悄地过着隐世生活。

当年蒙古军既夺取珍宝,又破坏西夏人的风水龙脉以防他们复国,故西夏王陵被严重毁坏,记载相关资料的石碑亦支离破碎,以致九座王陵中,只得一座可以凭残缺碑文确认出相关的帝王。更可惜是蒙古人立国以後,只为宋、金、辽编修史书,独独缺了西夏史,令这王朝的文明在後世陷於一片空白,而相关的考古过程,更是困难重重。

然而,形态独特的西夏文字,是打开西夏文化的重要钥匙。有学者不惜穷大半生精力,钻研西夏文并编制出夏汉对译字典;也有木版年画家和书法家对它情有独锺,从一笔一划学起,只为精心创作西夏书法艺术作品。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7: 草原上的都城

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为管治中原和联络漠北地区,实行两都制,秋冬於大都(北京) 议政,春夏时则返回大漠草原的上都,在那里游猎避暑、处理朝政。元人虞集《贺丞相墓志铭》:「世祖皇帝建上都於滦水之阳,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於大都。」可见大都对於忽必烈掌控天下,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曾经叱吒一时的元上都,遗址座落於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金莲川草原上。它的布局运用了传统中原城市的设计概念,同时亦考虑到游牧民族的需要,为现存世上少数由游牧民族所建立的草原都城遗址,於2012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因饱经战火洗礼,遗址现时仅余围墙基石,但在七百多年前,它却掌管着欧亚大陆命脉,西方人亦对它悠然神往,甚至将它的译音Xanadu (仙乐都),比喻为世外桃源。

虽然都城被毁多年,蒙古人却继续在元上都一带生活。随着时代改变,现今族人已不再四处游牧,改为定居於牧区内的砖瓦平房。不过,一些传统的饮食习惯却保留至今,尤其曾为元朝皇室制作奶类食品「查干伊德」的正蓝旗居民,今天的餐桌上,仍然放满奶皮子、奶豆腐、黄油等。

秋天是正蓝旗牧民的喜庆季节,寿宴、婚礼都集中在这时候举行,一班亲朋好友趁机欢聚,一边分食羊背子,一边举杯畅饮,尽显蒙古人热情豪迈的个性。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古都行 8: 紫气东来

辽宁渖阳为大清开国国都「盛京」的所在地,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以之为据点,逐步实现一统全国的大业。1644年,清兵入关败走李自成,清政府迁都北京,旧都盛京则成为陪都。在这片盛京之上,巍然耸立着两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清朝皇家建筑群,包括由努尔哈赤及皇太极营建的宫殿-渖阳故宫,以及合称关外三陵(又称盛京三陵)的清朝皇室祖陵 - 永陵、福陵、昭陵。

满人以外族身份入主中原,当时以四十多万人口顺利统治近一亿汉人,全靠民族融合政策。为提高管治效率,满清皇室努力学习汉人文化和汉语,皇帝更大多精通汉、满、蒙文。时至今日,满族虽是中国第三大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一千万,但满语却濒临失传,族人部份传统,亦逐渐失落。为了令满语和满族文化得以流传延续,「说部」表演者茶树源、渖阳师范大学曹萌教授、满族小学校长黄志勇、新宾满族剪纸传承人关长胜,各以不同方式,加以推广宣扬,期望後继有人。

吉林省长白山为满族发祥地,被族人视为神山。对它满怀敬畏和感恩之情的爱新觉罗?恒绍,为乾隆皇帝第七代孙;作为中医师,他尝试结合满、汉疗法,希望发扬族人在医药方面的智慧。而被称为「鹰屯」的吉林市打渔楼村,昔日专为皇室训练打猎时所用猎鹰,今天仍有满族男儿继承着这项古老的传统。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6 / 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透过以人文山川为主题的八集文化纪录片,让观众了解中国千年民族文化和历史,也认识中国传统人文价值。如何寻找千年留传下来的人文文化,深察现在人民生活新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切始於足下。

中国之大,走过万里後方能体现。艳丽的四川九寨沟,淳朴的香格里拉,睿智的纳西族,玄妙的诸葛村,呼喊中的台湾原住民,烧不断的龙窑,绿色的石上宝藏及与大自然共生的山人。每一个族群有着它独特而美丽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要了解中国不同文化,必先靠双脚走,双眼看,用心感受。

走过万里後,方能体会到人的渺小。置身於天地中,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亦是唯一依靠。

八集文化纪录片带大家深入山川江河,寻找已流传了千百年的人文文化,回顾历史,更深察现在人民生活的新貌。各集主题包括:九寨沟的保育;香格里拉的半农半牧生活和纳西文化;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的诸葛村;台湾原住民独特的文化图腾;烧造陶瓷的天保龙窑;以及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森林和它的隐蔽古老民族。

1. 云端上的村寨
2. 发现香格里拉
3. 纳西接力
4. 诸葛迷阵
5. 消失的图腾
6. 龙窑的燃续
7. 石头上的宝藏
8. 一山一生


8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24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1: 云端上的村寨

九寨沟位於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大约有5成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地方。

白马藏族在九寨沟生活了千多年,与古代藏族、羌族逐渐融合而形成,因居住在白马河流域一带,尊崇白马神而被称为白马藏人。白马藏人以独特的房屋建筑与奇异的穿着打扮闻名,白马藏人无文字而有自己的语言,最负盛名的舞蹈是?舞,亦称面具舞,跳舞时带着十二种各式动物面具,源于白马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羌文化和藏文化的融合体,班文玉老人已经68岁,自小跟随父亲学习?舞,精通音律舞蹈,他最小的徒弟只有18岁,而最老徒弟有65岁,班文玉带着狮子面具,表演着?舞,敬拜着千年神树和山神,为传承白马文化而努力。

九寨沟内的热西寨海拔2241米,藏语 中『热西』是好像一面镜子的意思,沟内有被当地藏民尊为“万山之祖”的紮依紮嘎神山,60岁的泽珠佐和30岁的女儿克姆朗珍居住於此,泽珠佐每天照顾着一岁的孙女,早上燃烧柏树叶,轻烟飘向天空,以敬拜大自然,口里念着传统藏经,为世人祈祷求福,泽珠佐也承传了上一代的藏族传统织布技术,以精湛手艺做出色彩缤纷的毛布,在神山之下,未被现代文明所污染,与大自然共存共生。

原始古朴的村寨散落在绿树环抱的群山之中,显得更加古老、宁静。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和它的生存环境、生命繁衍息息相关,显示着人类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色彩。藏族村寨的不同文化,忠於寨而敬长辈,人人珍惜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和谐安稳的族群,构成丰富的人民景观。在这里,原始感跟人类同在,大山森林跟原始同在,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快活地游动,享受着没被现代文明污染的自然本色,大自然中的一切相生、共存,到处都呈现出美妙和谐的关系,如同云端上的村寨,彷似天堂。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2: 发现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这个名词,据说源於藏传佛教经典中,一处叫『香巴拉』的世外桃源,在那里,人、神与及自然万物和平幸福地生活着。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的洛吉乡内,有一条被深山环抱、与世隔绝的尼汝村,村民信奉藏族的原始宗教 ﹣苯教,相信万物皆有灵,敬仰神山、圣湖和天然牧场,有着强烈的保护大自然意识。这个美丽原始的藏族村寨,因为『三江并流』 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们来考察而被发现,尼汝村保存着多样化共生的自然生态与淳朴罕有的人文生态,实在难得。

尼汝家庭半农半牧,七林央机的丈夫承继了父亲的放牧工作,长期留在高山牧场,留下她一个人在山下耕田。七林央机一生从未离开过这座大山,一直利用山中天然物资,自给自足,简单人生,自有一份平静快乐。牲口是尼汝人生活依靠,提供食物、纺织原料、肥料、运输工具,尼汝至今仍然沿用原始游牧方式,驿道有数十条,路线都在牧民心中。高山上,有十多个天然牧场,苏诺定主牵着马,走了五个多小时,到达海拔3千八百多米的色列湖。漫长山路上,人畜组成有默契的运输团队,放牧重点在於学懂跟牲畜相处,方法只能心领神会,每只牲口都有名字,就像家人一般亲近。高山牧场因为牛羊数量有限,加上季节性迁徙,令每块草地都有时间休养生息,遵从草原上的生存规律。放牧生涯虽然刻苦,但念完书选择回到山上的藏民下一代仍然不少,他们觉得回归有山有水有牲畜的山野,是自由和幸福的事情。尼汝人,住简朴小屋,吃身边得到的简单食物,过着与万物和谐相融的生活,年均收入不高,但是活得自由快乐。

尼汝,是地球生态系统之中,至今尚未被污染的一个纯净角落,牧民维护着高山上这片珍贵的生态屏障,对他们来说,只要与环境和谐共生、乐天知足,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心里,发现香格里拉。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3: 纳西接力

纳西族,主要定居於云南省,据说,纳西先祖的故乡,是有白天白地、白山白海的地方,跨越年日,纳西族的智慧,依然存活在东巴文字和老人家的记忆中,等待延续。

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白地村,有个洁白清秀的白水台,是纳西文化发源地。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经师被称作东巴,东巴精通天文地历、医术哲学等,是备受尊敬的全能智者。以前,老东巴会带着徒弟,走上白水台旁边的山洞,将知识神秘地传授,86岁的老东巴和志本,如今仍常常踏过崎岖朝圣之路,上到白水台向神明祈福。东巴文乃纳西人发明的文字,仿如写意的印象画,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然被使用的象形文字,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和志本收藏着一批祖先留下的《东巴经》,记录了远祖博大精深的智慧,他有时间便向孙儿逐字讲解。和志本绘画去记录纳西守护神与吉祥物,将来,他的画会成为研究东巴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因年迈体弱,他作画已有点吃力,但他仍然坚持每天绘制,他想抓紧时间,将祖先智慧留给後辈。纳西歌手杨实,4岁时,因为感染病毒而失明;至10岁,父母亲均去世,由哥哥杨志带大;13岁,杨实想到将老人家的祭典经文及纳西歌,用录音机录下,然後在家中苦练,目不识丁的他凭着记忆力,将纳西唱腔承传,并成为村内最年轻的东巴。纳西祖先透过歌谣,将天地初开以至民族源流,传达给後代,杨实学习祖辈,将自己的生活写成歌谣,将现代文化记载流传,他更将东巴唱腔,教会6岁的侄儿,希望下一代传承下去。在丽江古城,每晚八点,有一班高龄艺人,用已经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演奏出流传了几百年的纳西古乐。舞台顶上,挂上一列已故乐师的照片,团员觉得,演奏的古朴风味,已随着故友逐一离世而日渐走调。

要了解纳西文化,要花上二、三十年,甚至一生人时间,纳西民族的深层智慧,或许会随着老一辈过世,而成为无法拆解的谜,新一代正在接力,希望将文化延续。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4: 诸葛迷阵

诸葛八卦村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位於浙江省兰溪市,於元代中後期开始营建,以先祖诸葛亮九宫八卦阵布局营建村落。到明代後半叶,已形成一个建筑独特、规模庞大的村落,村中现居有诸葛亮後裔近四千人,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後裔聚居地。

诸葛八卦村整个村落以『锺池』为核心,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徵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锺池』周围构筑的八条弄堂向四周辐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归入坎、震、巽、离、艮、坤、兑、乾八个部位。更为神秘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诸葛村,构成天然的外八卦阵形。当人步入村中纵横交错的古巷时,大有似连非连、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

自宋末元初以来,诸葛村以传统的中药业,称雄江南中药市场七百多年,南则广州、香港,北则津沽、牛庄,运输贸易至半个中国。同时诸葛亮後裔遵从先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族训,人人习药成风;村中男丁经营药业者占半数,因袭相传。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相标榜,重视声誉与商业道德,也使诸葛村成为中国的『药王村』。

年过六十的诸葛议为抢救记录村的历史文化,几年前组织了村志材料搜集小组,着手编纂《诸葛村志》。由於很多文物史料都已不复存在,图片更是凤毛麟角,为此,除了查阅宗谱、县志、各专志外,大家还到兰溪、金华、档案馆和相关单位查阅资料。同时,诸葛议还走村入户,访老问贤,先後走访了二百多位村民,终於完成六十万字的村志,为的就是对先祖家族的一份情。

诸葛八卦村各家各户,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有如迷宫。外人贸然进村,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往往进得出不得,诸葛亮後人们继承了诸葛亮「乐躬耕於陇亩兮,吾爱吾庐」的耕读传家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但在岁月的变迁中,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诸葛村正面临人口老化及文化失传的威胁,古建筑即使能保留下来,但人民的传统文化内涵却无以为继,逐渐失传。在岁月流转中,诸葛後人仍努力挣扎承传,期望保存浓郁的乡土耕读文化,在保留古建筑的同时, 也努力承传祖先留下的智慧和风骨。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5: 消失的图腾

一个族群,就是一个文化载体,透过承传而具有独特性;台湾原住民属於南岛语族(Austronesian)的一支,人口不到台湾总人口数百分之二,在台湾变异性极大的自然环境中,原住民因应不同的生态而发展出不同型态的生活模式,也衍生出不同的聚落文化,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图腾。

数百年前,特富野部落的猎人,因追逐一只山猪而发现来吉这美丽的地方,也发现这理得土地非常肥沃,所以就带着大大小小的家眷迁移此地,而成为现在的「来吉山猪部落」--邹族。邹族人现今的居住分布以嘉义县阿里山乡一带的山区为主,近几世纪以来,受到来自东部山区布农族领土扩张,以及来自西部平埔族和汉人的入侵,人口锐减,目前只有六千多人,是台湾人口第二少的原住民,很多传统文化都在消失之中。

邹族人的宗教信仰属於超自然的神只信仰。主要的神只有天神、战神、猎神、土地之神等。塔山为阿里山山脉中最高的一座山。自古以来被邹族奉为「圣山」,塔山是族人死後的灵魂归宿,善良的人死後,魂归大塔山;行恶的人死後,就要到小塔山受罪。塔山是邹族人的冥界,族人相信山里的世界与阳世截然不同,山上是鬼神的居所,并有直通冥府的穴道。邹族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举行小米收获祭,主要祭祀小米神,感谢神对农作的照顾,并藉着祭典强化家族的凝聚力。每一个家族的成员都必须回来,家族之间互访达到联谊的情感交流。由头目及长老训勉每一位族人,并念诵族人的历史史诗,并行祈福。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农作祭仪的过程,更实践了长幼有序、氏族融合与薪火相传的部落伦理。

不舞·阿古亚那,一个来自阿里山来吉村的邹族女孩,从前在台北念复兴美工,後来回到阿里山的来吉部落,创作了「不舞作坊」,运用她所学的美术技艺,连结邹族文化创造出拥有文化气味的工艺品,用石雕、陶艺、雕塑与绘画,串联起邹族历史的新风貌,为邹族文化发声。不舞透过自己所创作的工艺品,不只将自己对族群的情感与文化转化为实体,也希望族群的声音让外界听到,不要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舞更在自家附近种茶,以有机自然农法栽种山猪茶,「不舞作坊」的存在,不单只是族群文化的创作中心,更是凝聚邹族部落情感,连结过去与现在的交流平台。

台湾原住民族的历史是充满艰辛苦难的,在时代的冲击下,台湾原住民族群慢慢被汉化,散居与迁徙令原文化渐渐被淡化,年轻一代都迁居市区,不愿回乡居住,令原乡没落,但仍有原住民返朴归真,重回山野,努力承传先祖的灵性,回归自然,寻找失落的图腾,延续先祖流传的生活,寻回消失中的文化图腾。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6: 龙窑的燃续

浮梁县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世界闻名的景德镇於历史上都是在浮梁县管辖之下。时移世易,景德镇市已是闻名中外的瓷都,然而浮梁县就只剩下的古矿坑、窑址,作坊,水运码头,古驿道。虽热闹不再,但仍有一少撮人选择继续留守,亲手打造陶瓷,延续瓷都之源的美誉。

这里的人,有着一双巧手。洪师傅擅长利坯,凭着一双手,把瓷器变得晶莹通透,像女孩子的脸颊般吹弹得破。金跃安师傅出生於陶瓷世家,70岁的老人仍不言倦,每天制作大大小小的陶缸。金师傅的作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可用的艺术品。这里的山,为龙窑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伴着金师傅的,还有他家後山的天保龙窑。龙窑面积大,产量高,烧成温度最高达1300 ℃,另外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由龙窑所烧制的陶瓷,效果每个不同,亦是它引人入胜的地方。

这里的水,推动了水车,亦连系了张和涛和张文达两父子。水车转动,令石搥把瓷石打碎,以制作釉果。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玻璃薄层,能防止侵蚀,沾污,并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张和涛和张文达两父子仍然坚持手作釉果,为陶瓷铺上一层晶莹剔透的薄纱。

这里的水,是古代运输陶瓷的路,亦是村民生活之源。打水,洗菜,洗澡,游泳都离不开这条河。这里的路,有着历史的痕迹。曾经是陶瓷商人的必经之路,现在只剩下老人在怀缅当年。古时传下来的,能否再次活起来?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7: 石头上的宝藏

位於贵州省荔波县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粗犷溶岩景观与秀丽森林世界之完美结合,它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区之中,绝无仅有的一片生物多样性完好保存的亚热带森林,2007年,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茂兰因为贫困落後,发展缓慢,令森林得以保存,成为不少珍稀濒危生物的安身之所。茂兰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境,水上石上,都能够长出树木,从一块石头演变出一片森林,展示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一些濒临灭绝的古老孑遗物种,在茂兰依然保存完好,繁衍至今,成为生物界活化石。

植物不懂说话,唯有靠专家去解谜,过去20年,一代一代的保育人员一直在保护区内收集标本,进行珍稀濒危植物调查,寻找喀斯特森林的生长规律。当地球上绝大部份地区都被开发,茂兰却依然保存着大自然衍化的原始规律,学者认为这里是人类的挪亚方舟,为未来可能遇见的粮食及生态难题,保留着解决方略。

人,没有办法在石头上种树,这片石上森林,是来自大自然的珍贵礼物。森林保育工作,复杂而长远,默默无言的宝山,等待我们用心去欣赏与守护。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万里行 8: 一山一生

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绝无仅有的原生态喀斯特森林,这原始的地理环境,育养着几支隐蔽的古老民族。

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人学懂与大自然共生的智慧,布依族在山上种植板蓝根做衣物蓝染,再借助山泉水来染布;白裤瑶远居深山上千年,最能够表现远古遗风的,是妇女衣饰,上身由前後两片布拼接,左右两侧不封口,因而被称为两片瑶,据考证,这种两侧真空的女性服饰,是对母性至高无上的崇拜;在瑶麓的另一支瑶族,至今仍沿袭已经有超过三百年历史的古老洞葬葬俗,村民利用通风良好的山洞,作为亡灵安息之地。

生为山里人,一生靠山吃山,到生命尽头,大山,仍然是最终极依归。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3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山川行」系列继续带观众穿州过省兼上山下海。共十集的文化纪录片集沿着江河和山川深入探索,寻找被遗忘和失落中的中华文明。

中国的历史本就以江河为起点,若黄河、长江文明是华夏文化的腹地,分布於中国各地的山峦岭岳便是其心脏。有水才能孕育文明,有土壤才能让人们繁衍生息,山川之间其实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国所包含的各个民族在当中受滋养,互相吸纳、融合,令人文精神得以存续和延展开去。而探看源於山、水之间的民族、文化,正是今辑节目的焦点。

节目以中国的母亲河为起点,前往黄河上游青海循化县,探看古代移民撒拉族的生活。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千变万化的景色和融於自然的奥妙,令人迷醉。怒江大峡谷山区,村民溜索渡江的绝技、?僳族人的基督教信仰,值得探索。河南太行山脉断崖上的郭亮村,两条绝壁上的道路载满了村民血汗。此外,山西窑洞、福建传统造船技术、三都澳万顷渔排、长江三峡支流神农溪中的裸体纤夫,全部都是节目焦点。藉此「身土不二」,以令观众体验人类与环境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并在珍惜水土资源上有所启发。


10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1: 守望黄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 中华各个民族沿河而生活, 黄河之水构建成人文生活的不同面貌。而在青海高原东部边缘,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滔滔的黄河水奔流其中,村庄错落,阡陌相连,其中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便是十万撒拉族人的主要居住地。

青海东部邻近甘肃的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县内聚居了中国八成(人数约八万)的撒拉族人。这些面容带有中亚人特徵的古代西突厥後裔约於七百年多前来此定居,一直守望在黄河岸边。

撒拉族又称「撒拉尔」,据说其先祖为中亚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中部)西突厥乌古斯部落的一支──撒鲁尔部落族人,元朝後期,族中尕勒莽、阿合莽两兄弟因不堪忍受贵族的排挤,便带同白骆驼和《古兰经》,率领部份族人向东迁移,翻山越岭、穿过如今新疆一带,再辗转到达今青海循化县街子乡一带的黄河边定居下来。族人与四周的蒙、回、汉、藏民族互相融合,形成独特的撒拉族。有指其祖先首领神宝於明朝时归附,受封世袭百户一职并赐为「韩」姓,故现时族中有不少人姓韩。

撒拉族以耕作和畜牧为主,笃信伊斯兰教,宗教意识很强,以往更有「舍命不舍教」的口号。即使到了今天,男性穆斯林仍会每天五次依时聚集到村中的清真寺做礼拜;族人的日常生活、婚姻嫁娶、节庆习俗、饮食和服饰等亦全部受伊斯兰教影响,其主要节日如尔德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和圣纪节亦和宗教紧密相连。

此少数民族是由外来移民与中华文化融合而生,依黄河而活,但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年青人选择离开,族中不少传统文化都後继无人,文化遗产如从前家家户户都用以横渡黄河的羊皮筏、具乡土气息的撒拉族民歌花儿、轻盈小巧有如万字夹般的传统乐器口弦,不知道将可继续流传多久。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2: 水田奥妙

每一种能经久流传的古老文化,总对现代文明带来启发,地球六分水、三分山、一分平地,维持梯田农业,是未来全球粮食发展的启示。

元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见於史料记载,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前,当年,在苍凉的哀牢山,哈尼人用简约的锄头,沿等高线把山坡开成农地,塑造出迈向天际的梯田。这19万亩梯田,是莽然浩壮的集体劳作方式,至今仍养育着30多万农业人口,却没有人知道开垦者的名字。

位於云南元阳县红河州南岸的哀牢山深处,存在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梯田,这大片由哈尼族祖先於一千二百多年前开始逐渐依山势雕刻而成的地貌,面积共十九万亩,养育了三十多万农业人口。一级级沿山而上、迈向天际的梯田景色,随季节、天气、日光和云海而千变万化,光影流转其间,每年吸引无数人前来追光逐影,以镜头捕摄美景。

云海是元阳的特色,沿山路往山上走,忽晴忽雨,然後浓雾於瞬间消散,金黄梯田淡入,教人见识到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天气。除了绝美的田间景色和飘渺的云海,哈尼梯田的独特之处亦在於它完美地融合於大自然,自成一个由森林、村寨、梯田与水系和谐地融合的生态系统。山上虽没有水库,但哀牢山下的红河却为梯田提供了水源,云海充当流动洒水系统,森林则是天然储水库。位於低纬度的红河河水蒸发,水气沿山爬升後化作云雾和雨水,落下来润泽森林、田间和哈尼村寨,滋养着哈尼人。重视树木的哈尼人敬树如敬神,村寨四周设有「神树林」,山上大片森林因而得以保存,水土不易流失。

美丽的水稻梯田背後,含藏了哈尼族的耕植智慧和血汗辛劳。他们世世代代在梯田上种植「红米」,但这种祖传稻米一年只得一造,产量不多,市价亦不高。近年,部份农户为增加收入,已改种玉米、甘蔗、香蕉等来代替红米。全球暖化、空气污染问题和化学农药亦逐渐入侵这片山上田园,田间景色,还可以维持多久?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3: 人在山田

一千二百多年前,哈尼族祖先在环境恶劣的云南县元阳哀牢山,为求生存,用锄头开辟出一片山田,无意间创造出一个梯田生态系统,造就了人文及自然景观,亦建立起一种以梯田为生命重心的文化。

据说,哈尼人的部份祖先为古代游牧、游耕的羌族,约於一千二百多年前在元阳的哀牢山上定居下来,之後经历世世代代,开辟出大片壮观的梯田。

哈呢人耕作,需攀爬於梯田间,每天理田,一来一回便花上整天时间,一生都绕着梯田转。在田间活动,不便於用担挑,故哈尼人都以背脊负物,运用简单的背篓或在背上加上垫子,便将农作物、工具、大袋收割好的谷物、打谷用的大木箱,用背部背着回家。经年累月上、下梯田的生活,为哈尼人磨练出刻苦和谦卑。

哈尼人世代种植的红米一年只得一造,大部份农户的米只够一家人吃,许多孩子一个月也吃不到一餐肉。艰辛的梯田生活令年青人都想飞出大山,到城市里闯荡,令不少哈尼村寨出现只剩老人妇孺的「空心化」现象。不过,有人离去,亦有少数人选择回流,只因到外间见识过、闯荡过,反而更珍惜身为哈尼人的身份。

与元阳梯田相隔一山的市镇个旧,近年正急速、火红地发展,正好为哈尼人提供工作机会,在此帮忙修路、搬运沙泥。哈尼族妇女健壮又肯吃苦,背一包重五十公斤的沙泥,只收取一元人民币。

哈尼梯田一直由父传子,族人出生後,便顺理成章把一生都投放到梯田。每到秋收日子,一家人合力干活,叔伯兄弟间亦会互相帮忙;梯田耕植文化,维系着宗族关系和兄弟情谊。然而,哈尼新一代都接受教育,将会拥有耕作以外的出路,未来面对祖辈所开垦出来的万顷山田,到底应该去,或是留?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4: 溜索飞人

怒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藏语称「那曲」,意为「黑水河」。它流经云南境内贡山县的齐那桶後称为怒江,怒族语称「怒米挂」,也是黑水的意思。整条怒江都被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碧罗雪山和海拔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夹峙着,形成了一条300多公里的峡谷,两边坡度平均在40度以上。然而?僳、怒、独龙、白、藏等少数民族就在这斜坡上种地、修房子、建教堂、用溜索过怒江,将生活融入这个东方大峡谷既美丽又严峻的环境中去。

发源於西藏唐古拉山脉的怒江,上游在藏语中被称为那曲,意即黑水河。怒江江水翻滚流经云南省西北近中、缅边界的怒江?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越过州内由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夹着形成的长三百多公里的大峡谷,?僳、怒、独龙、白、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就居於峡谷两边的山坡之上。

由於怒江大峡谷江水湍急,难以行舟摆渡,渡河吊桥又相隔甚远,为了节省时间,不少居民会以原始而快速的「溜索」方式来渡江。村民和物资,就靠一把悬於纲索上的铁勾吊着,滑过江去,而铁勾的作用,便有如城中的私家车般,可以载人载物。溜索需要技巧,一不小心,随时会因「刹车」不及而撞伤,或者未到岸已停了下来「半天吊」,要像猴子般沿溜索爬过去。另外,亦有村民试过不慎自溜索上掉下江中受伤。

铁勾将村民的性命悬於一线,故各家各户都配备独家铁勾,有大有小,部份由当地少数的铁匠度身订造。据说全个怒江大峡谷本有四十多对溜索,但现在已所余无几,尤其近年政府计划於峡谷间兴建多些桥梁,部份更可行车,溜索这种充满原始魅力的古老交通工具,大概将从这里消失。

弩弓是当地山民?僳族的标志之一,虽然现在山区中已禁猎,但村民上山采药、采磨菇时,仍会带着弩弓防身;而弩弓射艺,近年更被发展成当地的比赛、娱乐项目。为了解多点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摄制队特地采访了当地的铁匠和弩弓师傅,看他们以传统方式打造溜索用的铁勾、刀子,以及制作和使用?僳族弩弓,并跟随一名溜索医生渡江去为村民看病,又走进传统的?僳族人家中,一窥他们的生活。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5: 绝壁上的两条路

巍峨的太行峡谷壮阔俊美,深山断崖上,耸立着一个海拔1600多米的村庄—郭亮村。在大山中的生存之道,就是要培养比石头更顽强的意志,深山中有两条路,为两代人带来了不同的风景。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西北面的太行山南麓,有一条名为郭亮村的古老村庄,相传是为纪念东汉末年率领农民揭竿起义的郭亮而得名。村庄位於海拔1,600多米的断崖之上,连接通往外界的只有两条路,为两代村民带来截然不同的风景。

「天梯」是村中古道,从前村民进出村庄,只能靠这位於笔直悬崖上的「之」字形石径。天梯狭窄险要,仅容一人通过,没有栏杆,一不小心,随时摔下悬崖受伤或死亡;但当年村中所有物资,只能经它运送,故村内相当匮乏。村民上学难、看病难、结婚亦难,年青村民都选择迁往山下。

为免村子最终荒废,村民於1972年集资购买钢锤,十三名村民合力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用人手在绝壁上开凿出另一条道路。这条名「郭亮洞」的车路於1977年通车,自此为村庄打开大门,後来更受到游人、画家、摄影家、影视拍摄队伍的青睐,村中家家户户亦逐渐开展旅游业,不少新一代村民都留下来了。不过,回想以往,老村民有时却不禁感叹,年青人已缺乏了上一代的拼劲。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6: 褪色的光环

在古代未有现代交通之前,黄河是中国的黄金水道。碛口镇位於山西省临县黄河中下游岸边,这里曾经骡马络绎不绝,商贾巨富云集,以窑洞建筑而成的商埠码头曾经是晋商必争之地,由於黄河河面到这里骤然由五百米收窄至不足一百米,碎石堆积,形成浅滩激流,称为碛口。大小商船不可以再前进,於是在碛口镇靠岸,再经由陆路转运。由骆驼、骡马组成的大规模商队,将货物运往太原、上海、天津、甚至北京等地,而东部的货物亦经由码头运往西北,碛口镇由明末清初开始形成商埠,至民国初年全盛时期有商号四百几家,繁荣不下於当时的上海、天津。以油、盐、毛皮、药材的转运为主,单是麻油厂便有三十几家,当地民谣有所谓「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运满街流」,可见当时货运之盛。有兴盛便会有衰落,历史的循环是无法阻挡,经历了民国年间的商贸高峰,五十年代之後,由於铁路、公路交通的开通,加上当时黄河泛滥水淹,碛口镇变得萧条落泊,昔日的驼马铃声不再喧闹,但是晋商大户的後人依然坚守黄河岸边。

位於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黄河边上,其支流湫水河(古称临水)的河口,有一座与陕西省吴堡县隔河相望的古镇──碛口镇,那里保留了大量始建於明、清时代的古街道、老店舖、旧民居和历史建筑,街上到处古意盎然,而在镇的周边则散落了好些窑洞古村落。

碛口镇昔日的繁华,源於它对开的黄河河床骤然由几百米收窄至少於一百米宽,所有由上游运来的货物至此便不能再经水路运送,需登岸再以骆驼从陆路运往各地,故由明朝到民国年间,碛口镇一直是黄河中游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晋商巨贾云集。新中国成立以後,陆路打通,碛口的水路运输渐渐没落;如今,古镇只余下褪色的光茫,古老院落和街道淡淡诉说它过去的辉煌。

隔着湫水河、距离碛口镇隔南面只有几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条李家山村,是旧时碛口镇的商贾巨富用以安置家眷的村落,现时仍保留了不少窑洞大宅建筑。着名画家吴冠中形容李家山村为生平三大发现之一,惊叹那些窑洞外形如汉墓,内里却古老而讲究,整座古村就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具几千年历史的窑洞,是居於黄土高原的人们因地就势而建造的独特住屋,同时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居住艺术。传统窑洞从外看来为圆拱形,它在黄土背景的衬托下,显得轻巧而灵活,并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表面看来简单又原始的住屋,其实背後充满了建筑智慧。

为了点缀窑洞这种设计简单的居所,不少妇女喜欢自己动手剪纸贴於窗花和室内作为装饰,因而又发展出一种剪纸艺术,其中吕梁市中阳县的剪纸艺术,更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之一。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7: 福船手作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从宋朝册封福建海神妈祖、木船制造技术、郑和下西洋等都在证实,福建是人类海洋文明发源地。

在福建宁德市漳湾镇歧後村的海边,有40多个人,默默承传着祖先留下超过650年历史的传统手造木船技艺,这技术传男不传女,这里的师傅全都姓刘,彼此既是师徒,又是父子叔侄。

在福建宁德市海边的漳湾镇歧後村,流传着一种超过650年历史的传统手造木船技艺,由村内四十多名源自同一宗族的刘姓师傅默默传承。据村内刘氏族谱记载,其先祖刘帝美公在明朝时为避战乱,从闽南驾船逃难到宁德,定居後开始造船传艺,至今已传至第廿六代。由於这项历史悠久的造船技术传男不传女,因此这班造船师傅全部姓刘,彼此之间既是师徒,也是父子、叔侄。

在这儿一脉相承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据说始於唐朝,最大特点是船舱被分隔成数个小隔舱,即使万一触礁令个别隔舱破裂,船亦不易沈没,是人类航海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在还未有飞机、陆路交通未很发达的年代,木船曾是远洋运输的唯一工具,漳湾一带在鼎盛时期,便曾生产过不少官船和近三百吨的大型木帆船。

现时歧後村内刘氏一族的漳湾船厂多只制作小木船,主要供给养殖户和渔民近海作业之用,最大的亦不过14米长,其余更大的船只,都用铁来制造。传统大型福船的设计充满玄妙,内里蕴藏十二生肖,是一班老师傅的回忆、後辈们的梦想。不少老师傅在年轻时都制作过郑和下西洋时那种款式的大型福船,但船厂近年已没有接到同类订单,中年或更年青的师傅,一直没机会学到造大船的技术;大家都渴望在老师傅退休前,再次接到传统大福船的订单,有机会可以向他们学艺,让技术流传。

不少老师傅代代在船厂渡过平淡的一生,一双手造了几百条船,却从未出过海;到得老来六十多岁,因体力衰退而自工作退下来,留为纪念的是布满手上的茧。由於造船工作辛苦而且工资低,每天不过百多元人民币,後生一辈不愿意入行,致令青黄不接,技艺陷入濒临失传的危机。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8: 大海的浮城

福建海洋民族离不开大海,在霞浦及宁德,与日本冲绳纬度相近,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这里有个海湾名叫三都澳,有万顷鱼排,仿似一座漂浮在大海的小镇。

福建宁德市东南部有一个被称为「三都澳」的海湾,那儿与日本冲绳纬度相近,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海湾一带的万顷鱼排,加上纷立其中的众多小木屋,看起来就仿似一座漂浮在大海的小城。

三都澳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主要由一个将海湾环抱其中的城澳半岛,以及数个岛屿所组成。海湾如瓮缸般腹大口小、水流平缓,是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亦是大黄鱼(即「黄花鱼」)的自然产卵场,被称为「大黄鱼的故乡」。1988年开始,大黄鱼在此被成功养殖,此後三都澳便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场,近年更开始养殖鲍鱼。

共七百多平方公里的三都澳水域里,合共约有十二万个养殖网箱,而且处处可见用塑胶泡沫浮球和木板所搭建的渔户居所。这儿鱼排相连,绵延几十公里,有超过一万二千的流动人口居於鱼排上。居民以小艇、简单小筏穿梭往来,区内有超市、修理厂、油站、警队等,合起来成为一座生活设施相当完备的小城。由於区内鱼排流动着几十亿元资产,为了便於处理警务,政府於1998年在此开通了中国首个海上边防派出所。

海上小城的一日之晨,由卖新鲜湿货的菜艇揭开序幕,大人展开一天的工作,孩子坐海上「校车」到岸上上学。正当船只机器维修店忙个不停的时侯,背後一座三房一厅的独立屋水上新居下水了,小艇拖着设计简单、外型可爱、内里齐备的小木屋渡海,到达养殖区安顿;然後,转眼又到了养殖户喂饲养鱼的时候… 平淡的生活里,即使是邻家狗儿生了小狗,亦可为大家平添一点热闹气氛。小小的海上生活圈子,作息有序,如此这般就渡过了一天。

这片大海就像渔民的田地,他们播种、整理、然後静待收成季节,海洋民族的後代,继续依恋充满海洋味道的日子。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09: 喜乐山中

怒江两岸村子里,有很多基督教教堂,是十九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到来以後开始建造的。?僳人没有他们的文字,英国传教士富能仁,当年为了方便传道,便替?僳人创造了一套拼音文字,现时他们所用的圣经,也就沿用自这套?僳文写成的。後来基督教更成为?僳人的主要宗教信仰,而他们的四声部合唱,?僳语无伴奏赞美诗,更十分有名。

云南怒江州不但是个融合多元民族的地区,不同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原始宗教亦在此并存,宗教共融可算是当地特色之一。尤其是在临近西藏、有「怒江州桃花源」之称的丙中洛,更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地方。

二十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抵达云南怒江一带并开始传教,直至现时,怒江大峡谷沿岸可算是教堂处处,区内大部份?僳族人均为基督教徒。?僳族与基督教其实早有渊源,早年英国传教士富能仁(James Outram Fraser)为了方便传道,特意为他们创制了一套拼音文字,现时?僳族人所使用的圣经和诗歌,便以之写成。

另外,当地基督徒有不吸烟、不喝酒的清规,有指背後原因是当年传教士发现贫穷的少数民族嗜酒如命,穷至粮食不足也要以之酿酒来喝,有见於烟、酒都有损身体健康,传教士便特意订下这些规条,以帮助他们解决粮食问题。

在丙中洛,除了各条村落都建有基督教堂,教友以?僳族人为主,天主教徒亦有不少,当中以藏民为主,而着名的重丁天主教堂,更记载了法国神父任安守(Annet Genestier)於十九世纪末将天主教传入贡山的历史。此外,怒江贡山唯一的藏传佛教寺院──普化寺,亦建於此地,信徒以怒族人为多。原始宗教在当地仍然占一席位,与其他宗教分庭抗礼,故摄制队特地探访了一位以原始宗教为信仰的老巫师,看他如何以古老方法来替人治病和解决问题。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山川行 10: 神农纤夫

大江河水,时而汹涌,时而平静,历史上,人类既要克服江河,又要赖以为生,在长江三峡巴东县神农溪里,有一群无畏无惧的人民,以血肉之躯,驾驭天险,同浅滩激流搏斗,他们就是神农纤夫。

在湖北省巴东县长江三峡支流神农溪的深谷里,存在着有一种古老的行业──纤夫。从前在这溪流峡谷中没有公路,物流全靠水运,大山之内的土家族老百姓,生活用品和物资都靠纤夫拉船运输,纤夫世代在此赤身露体於浅滩、悬崖上拉船前行,长年与滚滚江水搏斗。

近年,随着公路开通、长江水位上升,浅滩变成河流,纤夫这行业亦已没落,但在神农溪上几十名纤夫却组织成队伍,以保卫这流传了千年的文化。不过,今天纤夫的工作性质亦随三峡工程的完成而有所改变,由从前的运输载货,变成以旅游作业为主,拉纤着载了游客的小木船游江。由於游客多了,现时纤夫们都穿起带点土家特色的制服,不会随意全裸。

2009年,长江三峡大坝工程完成,三峡库区水位上升,大霸内的水位每年落差达几十米,不但影响生态、造成污染,而纤夫这古老行业,亦大有可能被一同淹没;更甚者,是工程对沿江而活的人们早已带来重大转变。兴建水坝令大量古旧城镇、村落、古蹟因而淹没,人口大迁移、城市大搬迁,当中所引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转变,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罕见。巴东一带的居民,生活都受到搬迁和长江水位上升的影响,虽说生活依旧,但发生在人、地之间的复杂变化,影响有多深远,着实难料。

在历史的长河中,纤夫文化即将被掩没,但神农溪纤夫队成员各有传奇,他们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足迹,彷佛跟长江的山岭河谷自然结为一体,天人合一。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2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有人说 :「有铁路到达的地方,就有文明。」铁路联系不同地区,为人类带来资源、物质、人力和文化,令车站周边和站与站之间繁荣起来。简单一条轨道,为荒芜的土地带来生机,为冰天雪地带来探访者的温暖,也可以为山区的人们建出脱贫之路。

中国以黄河流域为发源地,五千年来融汇了多个民族及文化,成为今天包含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全国各地人民的生活形态各有不同,而在国家的边陲地带、一些我们不常到的角落,唯有沿铁路走到国土极地的深处,这当中的差异以及各族人民独有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才能一一被目睹和体会。「文化长河 - 铁道行」系列节目,全辑共十集的文化旅游纪录片,利用铁道作为骨干和背景,把天南地北的民丰物阜和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真实呈现观众眼前,让我们更深入认识中国的文化、历史和故事。

1. 铁道、轨迹
2. 极北之旅
3. 西域行
4. 辽阔的国度
5. 世界最高的钢线
6. 世界屋脊的明珠
7. 大海之南
8. 一木相承
9. 山人。海人
10. 缱绻敦煌


10 DVDs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1: 铁道、轨迹

中国地大物博,国境南北相距5,500多公里,东西跨越5,200多公里,占地约960万平方公里。在这片巨大版图上,以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的小火车铁路为起点,中国的铁路在百多年间不断演进,今天全国各地共铺设了八万公里的铁路线,并进入了高铁时代。

本集走访了北京中国铁道博物馆,以了解中国铁路如何经历五个阶段,发展至今天的高铁时代。另外,片集亦会由最古老的火车头介绍到最先进的高铁,以及简介各集中所沿线游历过的不同铁路,包括:自黑龙江省穿越大兴安岭到全国最北点的嫩林铁路、带你到西边边陲地带的南疆铁路、跨越中蒙边境的集二铁路、世界最高的青藏铁路、需坐火车渡轮越过海峡到海南岛的粤海铁路、台湾高铁和阿里山森林铁路等等。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2: 极北之旅

从中国最北面的大城市齐齐哈尔乘火车经过九百多公里、二十小时车程将会抵达中国版图最北火车客运站:漠河站,地处北纬53°的中俄边界黑龙江南岸,漠河的北极村是中国境内唯一有机会看到北极光的地方,而这里也是全国最冷的地方。漠河县虽有全国难得一见的自然奇观,却充斥了边陲地带独有的萧瑟,每一天只有三班往来齐齐哈尔的列车到达,载的是碰运气看极光的旅客和少数居民。在这冰天雪地里,日子是怎样过的?飞机几年前才飞到这里来,在此之前,铁路就是「北极人」的命脉了。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3: 西域行

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新疆位於中国西北边陲,面积占国领土的六分之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一共有47个民族居住,包括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满族等,但新疆的主要民族,得数维吾尔族。由於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致令新疆成为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地区。一条铁路,打通了新疆西部至乌鲁木齐以至全中国的的网络。本集将由乌鲁木齐出发,一直向中国最西端城市 - 塔什库尔干迈进。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4: 辽阔的国度

说到内蒙古,人们的印象会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在山坡上驰骋的野马;但这些画面在冬天都找不到,原因是冬天的内蒙古,温度可以低达零下四十度。这次旅程要寻找的就是蒙古族的文化,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底孕育出一种怎样的生活文化?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5: 世界最高的钢线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有965公里路段铺设在海拔超过4000米以上的地区,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5072米的地区。青藏铁路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冻土地区最长的高原铁路,这一集将由青藏铁路出发,深入西藏,寻找文化的长河。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6: 世界屋脊的明珠

从那曲站再出发,乘坐青藏铁路,四小时便会到达青藏铁路的终点站拉萨,拉萨市人口五十多万,长期以来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布达拉宫位於青藏铁路的终点站拉萨,布达拉宫於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海拔37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称作「世界屋脊的明珠」。其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主楼高117米,共有十三层,其装饰布置充满藏传佛教的庄严华美气氛。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7: 大海之南

海南,乃大海之南,有长达1580公里的海岸线,全省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南的地方,这里全年无霜冻,有「东方夏威夷」之称。2004年12月粤海铁路客运开通,海南终於正式融入中国铁路网,这条中国铁道史上第一条跨海铁路,由「两线一渡」组成,北起广东省湛江市,向南到海安,经火车渡轮跨越琼州海峡,到达海口市,再沿海南西部到三亚,全长1157公里,乘火车可直奔天之涯、海之角。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8: 一木相承

一木相承,沿着台湾铁道,节目寻索平凡木头化身有趣戏偶、戏偶群演出布袋戏、漂流木重生为原住民历史纪录、阿里山千年神木成为山林精神象徵。几位有心人不单保存文化的硬件,更将文化内涵传承下去,寄望人们能寻回人性的善良本质,重塑美好的世界。文化传统,提链自生活,更源於大自然。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09: 山人。海人

侗族建筑结构精密,无需一颗铁钉,便能够平地起高楼,是高超的建筑智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似玉老师,建屋只凭一把传统量尺,称为「匠杆」,和一紮竹签,刻上建筑部件的长度,这些竹枝,写上了侗族世代相传的建筑密码。位於程阳八寨的「程阳永济桥」,1916年建造,规模宏大,是杨老师的爷爷建造的,杨老师把桥当为自家的桥,每见有破损便爬上去修补。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文化长河 - 铁道行 10: 缱绻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是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成了汉朝的兴盛。敦煌铁路从兰新铁路柳沟站接轨开始,向西南方向,行走於戈壁滩上。

莫高窟位於敦煌,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号称「东方罗浮宫」,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於世。


DVD (Cantones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Subtitles) / 2011 / 3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Price on web-site may not be current and is subject to modification by quotation***



Email :
inquiry@learningemall.com

Websites :
http://www.learningemall.com [ English ]
http://www.learningemall.com.hk [ Chinese ]

Follow us: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