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能源利用


能源利用



从垃圾围城走向零废弃之路

主讲:张伯驹

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现今,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於垃圾的“包围之中”,城市固体生活垃圾总量已位於世界高产国前列,增长率居世界首位。

本课程核心问题围绕垃圾围城的现状、成因、影响等,通过国际趋势以及成功案例,探讨解决垃圾围城的“中国式出路”。第一学时,通过数位、图片、视频素材等为大家展示垃圾围城的现状、产生的危害以及解决的紧迫性,详尽分析造成垃圾围城的原因及中国垃圾处理的困境;第二学时,老师通过展示处理垃圾的国际趋势,详尽剖析国外垃圾处理的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推动垃圾善治、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垃圾前端减量体系、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义务的理清关系等,达到走向零废弃之路的终极目标。

张伯驹,现任自然之友总干事,先後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拥有管理学学士和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在为自然之友服务的同时,担任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创始理事、《中国环境绿皮书》编委等社会职务。曾任济溪环境交流网路(GSEAN)创始合夥人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青年顾问。多年来,张伯驹深入推动环境保护政策立法宣导、公众参与、城市垃圾管理、自然保护区善治等领域和议题,同时,他还是中国零废弃联盟的主要创始人。


4 DVDs (Mandarin) / 2017 / 1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家庭低碳改造

本课程主要讲授家庭低碳改造小妙招,包括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厨余堆肥、家庭绿化等内容。

5 DVDs (Mandarin) / 2017

[Go top]

>>> Add Cart <<<


低碳居家与社区节能减排

主讲:李皓

该课程依照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先从理论层面帮助人们建立减排的概念,学会计算碳排放量;然後从实践层面指导人们在居家生活中减少碳排放;最後提出人类应创建全新的生活模式,以地球可承受的能力,实现宜居生活的目标。

李皓,环境科普学者,1994年获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国际环境影视公益机构TVE中国项目协调员,2001年创办了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引进并译制了国际环境教育片400余部,现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开设了“环境纵观”专栏,发表环境科普文章近百篇。


4 DVDs (Mandarin) / 2016 / 1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可再生能源互联网

主讲:褚君浩、余贻鑫、查亚兵、黄如

系列讲座主要由褚君浩、余贻鑫等五位国内从事可再生能源互联网领域研究的院士专家担纲主讲,介绍该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为了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各国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寻求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存在地理分散、规模小、生产不连续等特点,难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产物——能源互联网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该系列从太阳能利用的若干问题、智慧电网、微电子技术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分析等角度对能源互联网惊醒讲解,希冀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中国能源困境,摆脱碳经济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於红外探测器的窄紧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在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电网规划理论、模型与演算法,开发出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功能完整和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已用於近千个实际规划专案,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这一技术领域工作的科学化。

查亚兵,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系统建模和模拟理论方法研究,主持国家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武器装备预研等十余个科研专案。在概念建模、智慧虚拟实体行为建模、模拟系统集成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主要服务於武器装备研制、模拟训练、作战类比等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黄如,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资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微电子器件技术及其相关电路应用等方面,先後主持了近20项973课题、863课题、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专案等。已合作出版着作4本,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6 DVDs (Mandarin) / 2016 / 15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能源动力与科学用能

主讲:徐建忠、过增元、何雅玲、姚强、宣益民、郭烈锦

系列讲座主要由徐建中、过增元等五位国内从事能源领域研究的院士专家在能源动力以及科学用能方面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讲解与阐释。能源动力在国家发展的全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用能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基础,该系列讲座从能源系统的合理配置和用能过程中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规律与应用等等多角度的探索研究,讲述如何通过能源动力和科学用能的实践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该系列讲座涉及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瓶颈,是始终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是保卫国家安全,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也是始终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徐建忠,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出了叶轮机械三维激波关系,发展了三元流动理论,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跨声速流动和黏性流动的数值解法,并将科研成果成功地用於工程实践。承担着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案、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案、863重大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有分散式能源系统、燃气轮机和航空航太动力装置内部流动、节能和科学用能能源的清洁利用、风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等。

过增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热学新理论及其应用、微尺度流动与传热、节能理论和传热强化技术等。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2)、三等奖(1995)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一项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专着有《电弧和热等离子体》《热流体学》《场协同原理和传热强化新技术》和《对流传热优化的场协同理论》等。

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现任西安交大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制冷学会热力学与传热过程B1委员会副主席。发表英文期刊24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0余篇,SCI收录230篇。

姚强,清华大学教授。现任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清华-剑桥-麻省理工低碳大学联盟执行主任,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美清洁能源中心洁净煤技术联盟首席科学家。目前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和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主要课程为《燃烧理论》、《燃烧学Ⅱ》和《能源科学研究中的失败案例讨论》。

宣益民,南京航空航太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五届科学部专家谘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总装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专家,国防973专案技术首席。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输与控制研究,解释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机理,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建立了红外辐射特徵分析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26篇,出版学术专着3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

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和氢能制备方面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研究高效洁净能源动力系统及热功能转换,以及传递过程中的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油气开采及混输中多相流及其热物理测量,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高效可再生转化与氢能规模制备及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


6 DVDs (Mandarin) / 2016 / 15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我国电气工程新技术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展望

主讲:严陆光

本课程从电气工程领域出发,分别就其概况、发展方向、工业展望以及发展建议四个方面展开阐述。重点讲解了我国电气工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根据发展概况,结合近年来对电气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的研究,对近期部署的主要工作提出七点建议,包括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的普及;高效、清洁、低碳排放的煤电;智慧电网产业的推进;磁浮与直线驱动电气化交通的完善与发展;应用超导产业的前进以及节能与提高能源效率。

严陆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严陆光院士长期从事特种电工装备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研究发展工作。在我国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在超导电工领域,领导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宣导与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


2 DVDs (Mandarin) / 2016 / 5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宜居城市的环境管理

主讲:李皓

该课程借助国内外大量的环境设计案例,以对照的方式说明问题,并提供利用自然的力量改善环境的做法,宣导继承中国古人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与智慧,让我们的城市真正回归绿色和宜居。

李皓,环境科普学者,1994年获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国际环境影视公益机构TVE中国项目协调员,2001年创办了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引进并译制了国际环境教育片400余部,现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开设了“环境纵观”专栏,发表环境科普文章近百篇。


6 DVDs (Mandarin) / 2016 / 15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宜居环境的设计要素

主讲:李皓

该课程从成语“水深火热”“风调雨顺”引入古人的宜居概念,指出风、调、雨、顺是宜居环境的四大要素;接着以束河古镇、丽江古城为例,展示了古人建宜居环境的方法;进而揭示了现代设计,例如城市扩张、地表硬化、高楼林立等给城市带来诸多的环境问题,引导人们从中国古代建筑中找到解决环境难题、建设宜居家园的智慧和门径。

李皓,环境科普学者,1994年获德国汉诺威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国际环境影视公益机构TVE中国项目协调员,2001年创办了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引进并译制了国际环境教育片400余部,现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在“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开设了“环境纵观”专栏,发表环境科普文章近百篇。


4 DVDs (Mandarin) / 2016 / 10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源的需求及其对策

主讲:汪继强、夏定国、郭孔辉、陈清泉、艾新平

该主题讲座系统介绍了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实际应用及发展趋势,指出制造低成本与高安全性兼备的电池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援引大量实例详述了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对电动汽车性能起到的不同作用,并对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指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动汽车产业化之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汪继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十八所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长期参与锂电池基础与技术发展以及成果转化研究等工作。曾先後在厦门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1985年回国後受聘担任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曾主持研究所新型化学电源领域预先研究与若干国家大型专项工程配套电源产品的研制工作等。

夏定国,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先进电池材料理论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拔尖人才。研究领域涉及锂插入化合物、低铂及非铂催化剂和电化学治理微量有机物污染的废水。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八六三、九七三和省部级专案的研究。

郭孔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汽车模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我国汽车行业着名专家。在轮胎力学、汽车动力学以及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准,是我国最早把近代系统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科学研究的学者。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制动与驱动稳定性以及轮胎力学等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我国汽车轮胎力学的主要奠基人。

陈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士,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讲座讲授,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及轮值主席,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他提出了电动车的工程哲学,揭示了电动车的系统集成与优化设计规律,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了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2013年获颁世界工程师组织联盟杰出工程勳章。

艾新平,武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电化学能源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安全性技术,以及高比能锂-硫电池二次电池,提出并发展了电压敏感隔膜、热敏感电极、热敏感材料等安全性新技术。


5 DVDs (Mandarin) / 2015 / 12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光电能量转换和低碳地球

主讲:褚君浩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第一是引言,第二是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第三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技术,第四部分则是关於能源互联网。褚君浩院士详尽介绍了矽基光伏电池,薄膜电池和光伏电池这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利弊和发展。

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开展了用於红外探测器的窄紧带半导体碲镉汞(HgCdTe)和铁电薄膜的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3 DVDs (Mandarin) / 2015 / 75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生物能源由何而来

主讲:傅鹏程

本课程是有关生物能源的基础性知识篇章,知识层次相对简单,同时素材呈现相对也较丰富,老师通过太阳能为所有能源的基础为切入点,运用化学公式中“碳”元素为线索,为我们分辨生物能源有哪些因素组成,此外本课程还简单介绍了生物能源的优势与现阶段开发利用情况等等。

傅鹏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藻类生物能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能源、藻类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共生现象及应用等。


2 DVDs (Mandarin) / 2015 / 5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生物质能源与现代生活

主讲:傅鹏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生物能源的现实运用,从农村低碳生活入手,再谈工业生产中生物资源的回圈利用,以及现代生活中使用生物质能的情况和发展前景。本片重点介绍了几种生物能源转换利用技术,包括生物质直燃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液化技术和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点相对集中,且知识层次较高。

傅鹏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藻类生物能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能源、藻类生物技术、海洋生物共生现象及应用等。


2 DVDs (Mandarin) / 2015 / 50 minutes

[Go top]

>>> Add Cart <<<

***Price on web-site may not be current and is subject to modification by quotation***



Email :
inquiry@learningemall.com

Websites :
http://www.learningemall.com [ English ]
http://www.learningemall.com.hk [ Chinese ]

Follow us: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linkedin